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赔偿 > 医疗事故赔偿调解 > 医疗事故调解的注意事项

医疗事故调解的注意事项

时间:2024-01-07 浏览:1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887

医疗事故调解的注意事项

一、医院的法定义务

当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时,医院有责任立即进行调查、处理,并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病人的法定权利

病人及其家属有权向医疗单位提出查处要求,当发生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时。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规定,如果医院不积极调查处理事件,隐瞒真相,不解释问题,不提出解决方案和书面处理意见,病人及其家属可以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处理。

三、个体诊所的调解限制

个体诊所中的医务人员发生的医疗事故或事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调查、处理。因此,个体诊所无权自行调查处理医疗纠纷。

各地制定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实施细则》对于哪些医疗机构可以自行查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哪些医疗机构不能自行查处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作出了具体规定。

四、保留相关资料

医疗机构在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必须立即封存病例、有关物证和原始材料,严禁涂改、伪造、隐匿、销毁。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八条规定,不良后果引起的现场实物应暂时封存保留,以备检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医疗事故办法〉实施细则》也有更为具体的规定。

五、尸体解剖

对于医疗事故或可能是医疗事故的医疗纠纷中,如果死亡原因不明确,应进行尸体解剖。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情况下,必须进行尸检。尸检应在死后48小时内进行,由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医院的病理解剖技术人员进行,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请当地法医参加。如果医疗单位或者病人家属拒绝或拖延尸检,超过48小时影响对死因判定的,拒绝或拖延的一方将承担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

    医疗纠纷调解的注意事项。医疗纠纷调解分为行政机关、民间组织和法院附设诉讼前调解等类型。除了卫生行政机关的调解,发展其他调解方式有利于公正合理解决医疗纠纷。调解具有契约性,不强制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医疗纠纷当事人应保留二次选择权,最终可采用其他纠纷解决

  • 案情简介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发生的一起医疗事故。王先生在肾脏手术后发现右肾中有金属针状物,经过两次手术才将异物取出。医院承认失误并进行了医疗事故鉴定,认定为4级医疗事故。目前,王先生正面临家庭生活困扰,双方正在考虑通过协商调解、医学鉴定和法律诉讼等方式解决此

  •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

    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和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事故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解决、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和民事诉讼。纠纷处理程序包括向科室主任反映问题,向医院管理部门投诉,进一步申请鉴定或提起诉讼等步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解决医疗纠纷的多种途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 医疗事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

    医疗事故中患者寻求法律救济的途径。当医院不解决医疗事故问题时,患者可以选择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行政调解,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包括医患双方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和向法院提起诉讼。患方需要充分准备并灵活运用法律原则,积极应对医疗技术鉴定等关键环节,

  • 医疗事故调解的方式
  • 医疗纠纷调解可以调几次
  • 患者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