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事故责任 > 医疗事故行政责任 > 医疗事故行政处罚的性质和程序

医疗事故行政处罚的性质和程序

时间:2025-05-16 浏览: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430821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医疗事故的行政处理包括两个方面:对发生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进行行政处理,以及对医疗事故争议进行行政调解。

一、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程序和机构

卫生行政部门作为国家的职能机构,负责卫生工作的实施和监督。根据宪法和政府组织法的规定,国家卫生行政机构在行政区划上进行设置,包括中央的卫生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卫生厅(局),地区(市)、自治州的卫生局,以及县(市、直辖市)的卫生局(科)等。这些机构都属于各级人民政府下设的卫生行政机构。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行政调解申请。申请书应当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有关事实、具体请求及理由等内容。

二、医疗事故行政处理的性质

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事故争议的行政处理具有行政调解的性质。在坚持事实是根据、法律是准绳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通过说服教育双方当事人,促成协议的达成,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纠纷。因此,行政处理是一种行政调解的方式。

医疗事故责任的不同方面

一、行政责任

医疗事故的行政责任主要表现为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暂扣或吊销许可证、暂扣或吊销执照、行政拘留以及其他行政处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六章的规定,违反该条例的行为将被处以相应的行政处罚。

二、民事责任

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可以分为合同责任和非合同责任两种。主张合同责任的观点认为,病人到医院就诊时,双方形成了医疗契约关系,医生有责任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如果医生因为违反了注意义务而导致病人受伤,就应该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医疗事故的民事责任可以由合同责任来追究。

三、刑事责任

根据新刑法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第五节危害公共卫生罪第335条的规定,医务人员因为严重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或严重损害病人身体健康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将医疗事故犯罪规定为一种独立的犯罪。对于医疗事故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医务人员的主体范围、行为的主观方面、行为的客观方面以及犯罪后果的界定等都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释。

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第六章还规定了与刑法相衔接的一些条款,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受贿、玩忽职守等行为的刑事责任,以及参与技术鉴定的人员接受财物或出具虚假鉴定书的刑事责任。

最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还对以医疗事故为由扰乱医院秩序的行为进行了刑事处罚的规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

    医疗事故鉴定程序及要求。鉴定涉及专家选择,从专家库中随机抽取法医参加。专家鉴定组需回避某些情形,如当事人身份及利害关系等。书面陈述意见需向医学会提交医疗事故描述及相关细节。鉴定流程包括申请鉴定、缴纳费用、提交材料、专家选择等步骤。专家讨论后出具医鉴结

  • 医疗事故纠纷及鉴定程序

    医疗事故纠纷及其鉴定程序。医疗纠纷源于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争议,需通过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确定医方是否有过错。精神损害抚慰金在医疗纠纷中常被支持。医院误诊与医疗事故需依法申请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进行。如当事人对鉴定结果不满,可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及其赔偿标准

    医疗事故赔偿项目及赔偿标准,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等项目,每项赔偿均有详细的计算方式和标准。此外,还涉及医疗事故赔偿范围和程序,需在确认医疗事故后进行赔偿申请,经鉴定委员会鉴定后确定赔偿金额。

  •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

    医疗事故处理的一般程序。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后,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并向负责医疗服务质量监控的部门报告。规定报告制度有助于及时补救、准确鉴定和处理医疗事故或事件。医疗单位需及时派人员保管相关材料和封存现场,进行技术鉴定或尸检。对医疗事故处理有争议时

  • 医疗事故索赔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 医疗纠纷答辩状范文:答辩人:______医院
  • 行政强制措施扣押期限的规定情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