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闹入刑的能与不能

时间:2023-10-14 浏览: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4996

将聚众扰乱医疗秩序行为纳入刑法规制,保障医疗秩序

聚众扰乱医疗秩序行为的上升到立法层面进行刑法规制,凸显了立法对于社会问题的回应。刑法虽不能解决医患冲突的根源问题,但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需要综合治理。

刑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增加“医闹”情节入刑

据报道,提请审议的刑法修正案草案二审稿,在修改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时,增加了致使“医疗无法进行,造成严重损失”的情形。这被普遍解读为“医闹”情节严重将入刑,成为此次修正的一大亮点。

刑法回应日益激烈的医患冲突,保障医疗秩序

难以调和的医患矛盾、日益激烈的医患冲突以及严峻的社会现实,使得刑法必须作出回应,以保障最基本的医疗秩序。据报道,最近21天里,上海发生了7起医患冲突,导致5名医生和3名护士受伤。尽管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最高法、最高检等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严厉打击扰乱医疗秩序行为,但剧烈的医患冲突似乎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因此,将聚众扰乱医疗秩序行为上升到立法层面进行刑法规制,更加凸显了立法对于社会问题的回应,直接目的在于保障医院的公共秩序,为医生执业提供基本的安全保障,同时也为其他患者提供安全的秩序环境。

“医闹”入刑的作用与局限

“医闹”入刑基于保障秩序的目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震慑效应,避免更多的医患冲突走向非理性、有组织的暴力。在控制和稳定秩序的基础上,有可能促进医患之间展开理性对话,压制过激行为,将矛盾引向法律途径,以更为理性平和的方式化解。然而,刑法介入医患冲突时必须遵循法治原则和谦抑理性,不应轻易扩大规制范围。刑法并非解决医患关系的手段,不应将打击范围延伸至正常的维权行为。此外,刑法无法改变医患冲突的根源,因此“医闹”入刑重在治标,良好的医患关系构建需要综合治理。忽略背后的社会性问题,如不良的就医习惯、医生过于迷恋技术、医院资源分配不合理、医疗体制市场化造成的营利性驱动等,单纯依靠刑法的“末端”治理可能难以承受。

原文来源:**时报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纠纷和解协议书

    某医院与患者因医疗纠纷达成的和解协议。双方依据相关法规,在平等、自愿原则下协商解决。协议内容包括赔偿项目及计算方法、赔偿支付方式、终结争议方式等。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并公证之日起生效。

  • 行政调解医疗纠纷的解决方法

    医疗纠纷的行政调解解决方法。首先,医患双方可以选择协商解决医疗事故赔偿等争议,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调解或向法院起诉。协商解决的协议书应详细记录基本情况、事故原因和赔偿数额等。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当事人请求进行调解,依据相关条例计算赔偿数额。调解成

  • 原告向爱茂诉讼被告会同县金龙乡卫生院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案

    原告向爱茂诉被告会同县金龙乡卫生院医疗事故责任纠纷案。案件涉及医疗误诊和抢救不当导致患者死亡。经调解会议达成协议后,原告反悔要求赔偿。法院认为协议合法有效,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原告提起上诉,主张赔偿协议仅与医生个人签订,请求二审法院判令卫生院赔偿损失。

  •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

    医疗事故的法律程序,包括基本事项、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和再审程序等。患者可以选择提起医疗侵权民事赔偿或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而医疗机构只能提起医疗技术服务合同纠纷之诉。文中还详述了当事人应提交的材料及证据,以及各个程序中的具体步骤和要点。同时提醒,

  • 医疗纠纷处理方法的探讨
  • 调解书的强制执行程序
  • 医疗事故赔偿标准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