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证据应该如何保存
时间:2023-11-2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众所周知,打官司是讲证据,发生医疗纠纷的时候需要保存一些证据进行调解或者诉讼,如果证据没有保存完好,那么可能案件处理结果很不利于自己。那么怎样才能保存好这些证据呢?下文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
医疗纠纷证据的保存及保全
维权方式
发生医疗纠纷后,患者可以选择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维权:与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可以向市级医学会申请技术鉴定;或者直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或技术鉴定申请;最后,患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争议民事诉讼。
证据保存意识
患者需要保存的证据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自己保管的门诊病历、报告单和就诊收据等。另一部分是由医院保管的资料,包括住院病历和医院保管的门诊病历等。为了防止医院在纠纷发生后销毁、涂改或添加内容,患者应及时要求复印和封存相关病历等资料。封存的资料应在封条上签署患者和医院的姓名,以确保资料的完整性。
请专业人士介入
医疗纠纷涉及的内容较为专业,因此当患者或患者家属认为医疗机构的行为侵害了患者的人身健康时,最好能请专业人士及时介入,特别是在死亡需要尸检的情况下。医疗行为和医疗事故的索赔需要涉及医疗和法律两个方面的专业知识,一般患者或患者家属很难掌握索赔的标准。在处理医疗事故时,只要双方在医疗事故处理协议书上签字,协商方式将发挥效力。因此,在患者签字前应仔细考虑相关问题,明确索赔范围和数额,以保障合法的索赔权益。最好能咨询相关专业人士的意见。
诉讼时效
如果最终决定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医疗事故争议民事诉讼,患方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起诉。一般来说,在患方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后的一年内,应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研讨会内容。会议中,专家、学者针对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主要焦点包括医疗鉴定的公正性和鉴定费用的承担问题,以及医学举证中的过错和因果关系。会议还指出病历真实性保障和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
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及责任豁免制度
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及医疗行为责任豁免制度。医院对于医疗纠纷投诉有详细的接待规定和处理程序,包括病历管理、科室主任的职责、患者死亡后的处理、病历复印与封存、医教部门的角色以及答复患者的时限等。医疗行为豁免制度因医疗行业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医学知识的不断更新
-
技巧一:及时复印封存资料
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中的两个重要技巧。一是及时复印封存资料,患者在发生医疗纠纷后应及时复印封存病历等资料,以确保其真实性,避免院方篡改病历的嫌疑,有利于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谨慎申请医疗事故鉴定,医疗机构应承担证明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
-
法院判决被告承担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责任
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法院判决被告医院承担一级甲等医疗事故责任,需赔偿患者余某和小桑的医疗、误工、丧葬等费用共计125万余元。案件背景为余某在被告医院分娩过程中发生医疗事故,导致她和新生儿小桑遭受严重伤害。法院认定被告存在重大医疗过失和过错,需承
-
医疗事故赔偿计算细则
-
办理医疗事故鉴定的注意事项
-
医疗纠纷药品怎么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