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的处理
1、处理医疗事故要公开、公平、工作并且及时便民,要实事求是,不能歪曲事实,定性要标准,责任要明确,处理要合理恰当。
2、医疗事故分为:
造成患者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叫一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严重功能障碍受损的交二级医疗事故;
造成轻度功能障碍的交三级医疗事故;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一些其他后果的叫四级医疗事故。
根据不同级的医疗事故按我国条例进行处理。
二、医疗事故的预防
1、医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医疗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恪守职业道德,认真仔细的为病人就诊;
2、医疗机构注重对医务人员关于医疗管理法律的培训,及职业道德的培养;
3、对医疗服务质量要有监控,或者设置人员对医务人员的执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及时接收和处理患者的投诉、咨询等。
4、对患者的病历要如实填写,妥善保管;
5、不得伪造、修改、销毁、藏匿病历;
6、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对患者资料可以复印或复制。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护士无证上岗的处罚措施和法律依据。医院录用无证护士将承担相应责任,可能受到核减诊疗科目、停业整顿等处罚。同时,无证上岗护士无法提供良好服务和容易发生医疗事故。依据《护士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允许无证护士从事诊疗活动,将受到警告、核减诊疗科目或暂停
医患纠纷的法律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包括全国人大颁布的《民法通则》、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文件。文章还介绍了二元制处理机制的问题,包括混乱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问题。针对医患纠纷处理的途径,提出了根据条例规定采取协商调解、申请卫生行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该条例进行调解,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