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程序是什么
受理材料
1、《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书》;
2、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材料;
3、申请人是患者本人的,应提交身份证;
4、患者无行为能力的,申请人应是患者的法定代表人或监护人,除提交患者和申请人的身份证外,还需提交申请人和患者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5、患者死亡的,申请人应是患者直系亲属,除提交申请人的身份证外,还需提交申请人与患者关系的法定证明材料;
6、申请人是医疗机构的,应提交《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
7、申请人是医务人员的,应提交身份证、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
8、其他。
受理程序:申请--审查--受理--移交
1、申请(咨询)
①告知权利: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有三条途径: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或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争议当事人可自行选择。
②提出申请: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理的,争议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书》,并提交相关材料。
2、审查
审查人员对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审查的内容包括:
①申请处理的医疗事故争议,是否属于本级卫生行政部门管辖范围;
②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医疗主体方,是否具备法定的行医资格;
③医疗事故争议行政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资格;
④是否符合法定:的申请处理时限;
⑤医疗事故争议。处理有无明确的争议相对方;
⑥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⑦其他。
对符合规定的申请予以签收,并签送受理人员审核。
3、受理
①受理人员对申请材料审查,在自收到符合规定的申请10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
②对符合申请条件的,予以受理,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
③对不符合申请条件的,不予受理,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不予受理通知》通知申请人。
4、移交
①受理后,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卫生行政部门应自作出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填写《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移交书》和有关材料交由朝阳区医学会组织鉴定,并填写《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受理决定书》通知申请人。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定义及程序。该程序由医学会组织的专家组进行,包括临床医学和法医学专家,分为受理、调查和作出鉴定结论三个阶段。在受理阶段,当事人可选择鉴定委员会委员并组成鉴定委员会。调查阶段以书面调查为主,当事人可委托医学专家或律师出席提供证据和辩论
医疗纠纷过了三年是否还能起诉的法律问题。一般来说,民事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三年,但存在特殊情况,如不可抗力、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等,可使诉讼时效中止或重新计算。因此,医疗纠纷过了三年仍有可能起诉,但具体情况需根据法律法规和案件细节综合判断。当事人应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