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33条规定,患者自行同意医疗方案并不能保证正常开展医疗行为,医疗机构必须取得患者家属或关系人的签字。《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第62条仅规定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的说明义务和患者的知情权,并未对患者的同意权做出特殊规定。此外,《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患者享有知情权,但未规定保护患者行使权利的保障性措施。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侵害患者知情权将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患者知情同意权包括充分知情权和自行决定权。
医疗行为具有较高的风险性,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和获得患者或监护人同意是具备侵袭性的医疗行为合法性的前提。
医疗机构的告知义务范围包括医疗机构的医疗水平、医疗机构设备技术状况等;患者的病情以及医疗机构的检查、诊断方案;转医/转诊告知义务。
医师的特殊注意义务包括说明义务、转诊义务和问诊义务。
违反医疗告知义务的侵权损害构成要件包括医务人员未充分履行告知义务;未履行充分告知义务给患者造成损害后果;未履行充分告知义务与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侵害患者知情权的医疗损害赔偿责任采取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无法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情况下,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这种情况包括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其近亲属意见的情况,即患者不能表达意愿且无近亲属陪伴且联系不到近亲属,但不包括患者或其亲属明确表示拒绝采取医疗措施的情况【采取保守态度】;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
【律师提示】
①患者知情同意权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具备意思表示能力的患者,在非强制状态下充分接受和理解与其所患疾病相关的治疗信息,并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制定的诊疗计划自愿做出选择的权利。知情同意权包括知情权和同意权。我国没有明确规定医务人员履行说明义务的标准。
②对患者知情权限制包括患者的拒绝/放弃,即患者对知情权的拒绝/放弃(无所谓同意权行使);患者对同意权的拒绝/放弃;基于公共利益的强制性治疗;医务人员履行说明义务的自由裁量权行为,主要指在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履行说明义务时,在向患者告知的内容、对象、时机、方式上享有一定的选择权。
一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再次申请过程。申请人对先前鉴定的”诊治概要”、”分析意见”和”结论”表示不服,并详细列举了对鉴定结果的不同看法和依据。申请人认为鉴定结果不符合事实、不科学、不公正,特别是在医疗过程的常规遵守和告知义务履行方面存在问题。因此,申请
医疗事故鉴定结论的解读。鉴定结论需得到超过半数专家的一致意见,并详细记录每位专家的意见和讨论情况。专家鉴定组需综合分析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作用及患者原有疾病状况等因素,判定医疗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分为完全责任、主要责任、次要责任和轻微责
定点医疗机构的申请书的撰写要求。包括填写方式、申请内容、机构类型选择、大型医疗设备清单的填写要求,以及提交时需附加的各种材料。同时,还提到了统计范围和单病种种类及价格目录的要求。
美容纠纷是否属于医疗纠纷的问题。美容纠纷与医疗纠纷虽有相似之处,但在本质上存在区别。美容服务主要是商业行为,旨在改善个人外貌;而医疗行为则是为了诊断和治疗疾病。但当美容行为涉及医疗操作时,如出现问题则可能既属于美容纠纷也属于医疗纠纷。对于美容出事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