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发生医疗事故争议时,当事人应向卫生局提交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相关事实、具体请求和理由等。
2. 当事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向卫生局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
1. 卫生局收到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后,将在10日内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如果符合《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并需要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将在受理决定之日起5日内将相关材料交给市医学会进行鉴定,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2. 根据市医学会的鉴定结论,卫生局将对医疗事故争议作出处理决定,并书面通知双方当事人。
如果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卫生局应在接到医疗机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将案件移送市卫生局处理:
1. 患者死亡;
2. 可能为二级以上的医疗事故;
3. 其他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情形。
如果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卫生局将不予受理。
如果医疗事故争议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医疗机构应在协商解决之日起7日内向卫生局提交书面报告,并附上协议书。
医疗纠纷协商解决的相关注意事项。文章介绍了协商的前提条件和合法协商的条件,包括医患双方需有协商意愿和达成一致意见等。同时,文章还指出了无效的协商协议的情况以及双方认定为医疗事故的协商条款。最后,文章介绍了保证协商协议合法有效的途径,如公证和律师见证等
卫生部关于医疗事故鉴定申请期限的批复。在卫医发〔〕第19号未下发前,发生的医疗纠纷,申请期限需按当地规定执行。自1月14日起,申请期限从患者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起计算。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的赔偿方式,包括协商、卫生行政部门调解处理申请和民事诉讼三种途径。赔偿数额考虑因素包括医疗事故等级、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状况。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等等。参与处理的患者近亲属的费用也按照规定进行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