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卫生部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即将实施,京城的许多大医院纷纷选择保险公司,有意投保医疗责任保险。医疗责任险一直在国内处于低迷状态,但现在却变得异常火爆。
许多医生纷纷抱怨,医疗工作本身就是一种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职业,即使是最好的医生也不能保证在给患者看病时就百无一失。然而,一旦出现医患纠纷,责任往往被推到医生身上,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首次提出并细化了鉴定专家库、举证责任、赔偿标准等内容,医疗事故的范围和内容划分更加细致广泛,对医护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减轻医护人员在医疗事故中承担的经济风险,京城的许多大医院都在选择保险公司,有意投保医疗责任保险。相关医疗管理部门也正在与保险公司商谈,确定合理的保费计算标准。一位医生表示:“这样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由保险公司来处理医疗纠纷,能在经济索赔问题上提供指导,同时为医护人员提供帮助,让医生能够专心工作,这对医患双方都是好事。”
医疗责任险在国际医疗行业已经逐渐成熟,但在我国尚不成熟,原因在于过去对于医疗事故的补偿额较低。例如,一级死亡事故的补偿额仅为3000元。而医疗责任险属于高费率险种,医院在出现医疗争议的情况下,更愿意自己承担费用。然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让医护界深切认识到,选择投保医疗责任险是明智之举,可以更好地处理医患纠纷。一些先行一步的医疗机构已经为在职医护人员购买了医疗责任险,包括朝阳医院、天坛医院和首都儿研所等。其他医院也在积极准备,希望尽早投保。
市卫生局宣传处处长表示,少数几家医院的勇于尝试已经让医疗责任险在医疗界得到了初步推广,为解决医患纠纷提供了保障。医疗责任险的推广将为医护人员提供更多的保障,同时也有助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行业的健康发展。
医疗鉴定中主要责任方的赔偿方式,依据医疗技术鉴定结果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项目。具体标准根据患者病情、收入状况、居住地标准等因素进行计算,以确保患者得到合理赔偿。
护士无证上岗的处罚措施和法律依据。医院录用无证护士将承担相应责任,可能受到核减诊疗科目、停业整顿等处罚。同时,无证上岗护士无法提供良好服务和容易发生医疗事故。依据《护士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允许无证护士从事诊疗活动,将受到警告、核减诊疗科目或暂停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该条例进行调解,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