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出了医疗事故家属该怎么办

出了医疗事故家属该怎么办

时间:2024-05-05 浏览: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511
医疗事故发生之后,家属肯定是最着急的了,有的家属会情况比较激动,然后做出不利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正确的处理流程是如何的?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及相关义务

1. 报告和调查

当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医疗过失或医疗事故时,相关当事人应立即向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应在24小时内向医疗服务监控办公室或总值班汇报,并立即展开调查和核实。调查结果应向监控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汇报,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对于导致患者死亡或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的情况,应在1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汇报。

2. 采取有效措施

对已发生或发现的医疗过失行为,当事人应按规定程序上报,并由科室或院部组织最强技术力量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

3. 不良反应的处理

对于疑似输液、输血、注射、药物等引起不良反应的情况,相关人员应及时向医务科报告,并组织双方人员对现场实物进行封存和启封。如有需要进行检验,应由双方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

4. 死因调查

对于患者死因不明或对死因有异议的情况,应告知患方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尸检申请。如患方拒绝尸检,应让其家属签字;如拒绝签字,医院应如实记录,并记录在场的其他证人。

5. 书面陈述和整改措施

当事人必须将医疗事故的详细经过以书面形式陈述,并经科室讨论,分析原因,写出定性结论。之后,应在2天内将书面材料提交给医务科,并提交给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以进行责任认定和提出整改措施。

6. 医疗事故处理期间的义务

在医疗事故处理期间,医疗事故处理小组成员应及时到位,一方面接待患者或家属,了解情况,并告知处理程序。另一方面,他们应向责任人了解情况,同时要求当事人和所在科室负责人积极配合。在处理期间,当事人和科室负责人不得请假外出,并有责任在鉴定会和法院审理时出庭。必要时,当事人可能需要暂停执业行为。

7. 较大医疗纠纷的处理

对于较大的医疗纠纷,为了维护医院的正常秩序,确保医护人员的人身和公共财产安全,保卫科有关人员应迅速到达现场。如果矛盾激化或事态扩大,应立即报警,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8. 病历资料的封存和启封

对于医疗事故争议的情况,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应在医患双方在场的情况下进行封存和启封。封存的病历资料可以是复印件,并由医疗机构进行保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 医疗事故的定义和要件

    医疗事故的定义、构成要件以及处理程序。医疗事故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反法规,因过失导致患者损害的事故,需经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鉴定。其构成要件包括主体、违规行为、过失行为、人身损害和因果关系。处理程序中,病员及其家属有权提出鉴定申请,对鉴定结论不服可

  • 强制医疗的决定权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 我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

  • 医疗纠纷赔偿协议书范本
  •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
  • 合作怎么处理医疗事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