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医疗纠纷后,各相关部门应根据职责和纠纷风险级别,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置。
医务部门工作人员应立即展开初步调查和核实工作。他们需要真实向医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有关情况,并组织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并防止损害进一步扩大。此外,他们还需要接待患方人员,并向家属通报和解释相关情况。
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需要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
如果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死亡,按照规定将尸体移放殡仪馆。如果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存在死因异议,建议患方按规定申请尸检。
保卫科工作人员或保安应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对于二、三级风险医疗纠纷,应当立即报警,并向警方提供有关人员违法闹事的证据。
公安机关民警到达后,医务部门负责向民警介绍纠纷基本情况,并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医疗纠纷。如果公安机构依法需要强制移尸,医院的保卫和后勤部门应当配合公安机关的工作。
如果发现新闻媒体介入纠纷,医院的办公室应统一负责接待,并介绍情况。与此同时,与医务部门工作人员共同审核新闻稿。
护士无证上岗的处罚措施和法律依据。医院录用无证护士将承担相应责任,可能受到核减诊疗科目、停业整顿等处罚。同时,无证上岗护士无法提供良好服务和容易发生医疗事故。依据《护士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如允许无证护士从事诊疗活动,将受到警告、核减诊疗科目或暂停
医疗纠纷调解的公开性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医疗纠纷调解不得公开进行,保护医患双方隐私的保密义务。调解程序包括专家咨询和医疗损害鉴定等。若无法达成一致,当事人可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赔偿金额根据法律规定确定。同时,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对举证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护士医疗事故的赔偿责任。卫生行政部门可以根据该条例进行调解,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责任程度和患者原有疾病等因素来确定赔偿数额。若事件不构成医疗事故,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患者是否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以及具体计算方法和相关费用赔偿的规定。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相关规定,患者有权要求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赔偿,赔偿费用需一次性结算,由承担责任的医疗机构支付。包括患者近亲属的费用赔偿、参加丧葬活动的患者配偶和直系亲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