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医疗事故 > 医疗纠纷 > 医疗损害 > 医疗过错十级赔偿标准

医疗过错十级赔偿标准

时间:2023-09-29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35669

医疗过错赔偿标准及责任划分

一、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根据卫生部新公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分为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只有经鉴定为三级以上医疗事故,即构成十级伤残以上的,才能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四级医疗事故则不能计算该赔偿项目。

二、残疾补助费的计算

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年限或赔偿金额,规定的30年、15年、5年只是承担残疾补助费责任的最高年限,并非任何一起医疗事故都必须赔偿满30年、15年或者5年。具体计算如下:(1)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一级伤残)计算30年,即100%赔偿;(2)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90%计算;(3)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4)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四级伤残)按70%计算;(5)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五级伤残)按60%计算;(6)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六级伤残)按50%计算;(7)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七级伤残)按40%计算;(8)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八级伤残)按30%计算;(9)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九级伤残)按20%计算;(1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十级伤残)按10%计算。

三、责任划分

在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进行划分:(1) 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2) 医疗机构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3) 医疗机构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4) 医疗机构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通过以上的规定和计算方式,可以对医疗过错的赔偿金额进行准确的计算,并根据责任大小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

    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处罚措施及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相关规定,未取得药品许可证的单位应责令关闭,并没收违法药品和违法所得,同时处以罚款。处罚措施包括责令关闭、没收违法所得和处以货值金额十五倍以上三十倍以下的罚款,对于货值金额不足十万元的

  • 医疗事故鉴定和司法鉴定的区别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和医疗过错司法鉴定在启动次序、委托形式、程序和证据形式上存在差异。首先,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要先于医疗过错司法鉴定进行,只有经过技术鉴定不构成医疗事故的才能进行司法鉴定。其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委托范围有限,只能委托当地医学会或省级医学会

  • 医疗过失鉴定

    医患纠纷发生后,如果双方无法通过交流沟通和行政调解解决,就需要通过司法程序解决。而司法解决的前提是要对医疗事故的性质进行认定,判定的方法就是医疗技术的鉴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由医学会组织专家鉴定组独立进行,任何其他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干涉。鉴定机构由医学会

  • 存款准备金率的定义和作用

    医疗事故是否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发生医疗事故后,有人故意丢失、篡改、隐藏、伪造、销毁病案和相关资料,且情节严重构成犯罪;或者医务人员因极端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且情节恶劣构成犯罪;或者医疗单位发生医疗事故后寻衅滋事,扰乱医疗工作秩序,

  • 意外医疗赔偿标准是什么
  • 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采取强制措施吗
  • 刑拘多久后可以取保候审?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