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错十级赔偿标准
时间:2023-09-29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医疗过错赔偿标准及责任划分
一、医疗事故分级标准
根据卫生部新公布的《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试行)》,医疗事故分为一级乙等至三级戊等,对应伤残等级一至十级。只有经鉴定为三级以上医疗事故,即构成十级伤残以上的,才能计算残疾生活补助费。四级医疗事故则不能计算该赔偿项目。
二、残疾补助费的计算
根据患者的伤残等级来确定具体年限或赔偿金额,规定的30年、15年、5年只是承担残疾补助费责任的最高年限,并非任何一起医疗事故都必须赔偿满30年、15年或者5年。具体计算如下:(1) 一级乙等医疗事故(一级伤残)计算30年,即100%赔偿;(2) 二级甲等医疗事故(二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90%计算;(3) 二级乙等医疗事故(三级伤残)按一级伤残的80%计算;(4) 二级丙等医疗事故(四级伤残)按70%计算;(5) 二级丁等医疗事故(五级伤残)按60%计算;(6) 三级甲等医疗事故(六级伤残)按50%计算;(7) 三级乙等医疗事故(七级伤残)按40%计算;(8) 三级丙等医疗事故(八级伤残)按30%计算;(9) 三级丁等医疗事故(九级伤残)按20%计算;(10) 三级戊等医疗事故(十级伤残)按10%计算。
三、责任划分
在确定赔偿时,应根据医疗机构的过错责任大小进行划分:(1) 医疗机构负全部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0%;(2) 医疗机构负主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60%~90%;(3) 医疗机构负次要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40%;(4) 医疗机构负轻微责任的,应承担全部损失的10%。通过以上的规定和计算方式,可以对医疗过错的赔偿金额进行准确的计算,并根据责任大小进行合理的责任划分。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
医疗事故赔偿金额的确定问题。赔偿金额没有具体规定,取决于患者病情伤残等级、康复和后续治疗等因素,长期护理费用可能高达上百万。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11项,每项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和办法,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50条规定。
-
误诊产生医疗纠纷的赔偿问题
医疗误诊导致的纠纷赔偿问题。依据侵权责任法,医院需对医疗过错承担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和人身损害相关的费用。误诊属于医疗过错,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存在过错。医疗过错的衡量标准是医生是否“应注意”、“能注意”而“未注意”。最新资讯表明,《民法典》扩大了赔
-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研讨会:专家学者就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
审理医疗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研讨会内容。会议中,专家、学者针对医疗纠纷案件的赔偿标准等问题展开讨论。主要焦点包括医疗鉴定的公正性和鉴定费用的承担问题,以及医学举证中的过错和因果关系。会议还指出病历真实性保障和患者知情权的重要性。
-
强制医疗的决定权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
我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
-
如何取消强制医疗措施
-
宠物店的狗咬人谁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