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第七章规定了医疗损害责任的相关事项。其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从第十七条开始,详细说明了医疗纠纷后的索赔流程以及可以索赔的费用。
我国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由于立法的原因,该条例对医疗事故的赔偿不如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因此,在索赔时应注意避开引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医疗纠纷是指医方与患方之间基于医疗行为产生的医疗过错、侵权与赔偿纠纷。医疗过错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等医疗活动中的过错。除了医疗过错引起的医疗纠纷外,患者不满意也可能引发纠纷。医疗纠纷分为医疗事故纠纷和其他医疗纠纷。医疗事故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就具体医疗事件是否构成事故、应否赔偿、如何赔偿等问题产生的纠纷。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无论是医疗事故还是医疗过错,都必须承担赔偿责任。这一条款改变了以往的举证责任倒置,即医疗机构必须证明自己无过错才能免责的做法。现在,必须由患者来证明医疗机构有过错,否则医疗机构将免责。以下情形推定医疗机构有过错:
医疗纠纷属于民事纠纷,可以通过协商、民间调解、行政调解以及仲裁等方式解决。由于医疗纠纷属于民法调整范畴,国家通常不予干预,双方当事人可以自行解决纠纷。
中国现行法律下医疗事故的处理方式,包括自行协商、行政解决和司法裁决三种途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医疗纠纷的调解方式,包括指定调委会主持调解、律师或代理人参与、专门设置的调解场所和调解笔录的记录等细节。
工伤职工的待遇及其享有条件,包括工伤医疗待遇、停工留薪待遇等,以及不同伤残程度对待遇标准和补偿金额的影响。同时,也涉及工伤导致职工死亡的家属待遇、费用承担、工伤纠纷解决途径和工伤报销所需材料等内容。
医疗事故纠纷的解决途径,包括行政处理程序和司法程序。当事人不能同时选择两种程序,司法程序是最终途径。同时,文章介绍了医疗事故纠纷的调解步骤,包括申请复印病历、提供自述材料、免费咨询、医疗技术咨询细化分析和纠纷调解程序。调解失败时,可免费提供诉讼代理服
贵医附院护士站发生的一起病人家属打砸事件。事件中,由于医患沟通不足,病人家属对护士的工作产生误解并引发冲突,导致两名护士受伤。事件凸显了医患沟通和管理的重要性,护士需要稳定患者情绪,积极与专业人员联系处理纠纷,并在专家指导下回答问题。同时,护士长需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