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提出时间。
诉讼保全申请可以在立案时同时提出,也可以在立案后向案件主审法官提出。实务中,有的法院不接受立案时提出,原告可以先准备出材料在立案时提交,如果被拒,延迟到业务庭提交。
2、信息尽量完备。
尽量提供详细的被申请人财产信息,包括开户银行,账户名称、账号(不能是工资户,否则法院不予查封冻结。工资户不一定是基本账户,从基本账户转到一般账户的款项也可作为工资)。
3、需要提供相应保全资产的担保。
如果是以房产做担保,需要提供房产证书复印件、产权人身份证复印件、产权人担保书原件,在法院审核批准后,需要产权人本人到法院做笔录。担保房产不能有抵押或者已经查封的情况,否则不予接受。
如果是以存折(银行卡)内人存款做担保,需要提供存单(银行复印件),最好附银行存款余额明细。如果是原告本人提供以上即可,如果是案外人,需要提供存款人身份证复印件,同理,也需要到法院做笔录。
一般要在结案后才解除担保。
申请财产保全的注意事项:
欠款暂时要不回来的情况下要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以防止对方转移财产,逃避债务,否则打官司是有风险的。
但是,申请人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据,否则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并且受理后15日要起诉,否则财产保全就会解除。
《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三条的规定:
1、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驳回申请。
2、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3、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不起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财产保全。
先予执行与诉讼财产保全的区别。两者的客体不同,财产保全的客体只能是财产,而先予执行的客体包括财产和行为。两者的手段也不同,财产保全主要通过查封、扣押、冻结财产,而先予执行主要通过划拨、扣留、提取财产以及强制被申请人做出或停止某种行为。此外,两者的目的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全时间相关话题。文章介绍了《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诉讼财产保全的规定,包括财产保全的适用范围、措施和时间限制等。利害关系人在面临紧急情况时,可以在起诉前申请财产保全,但必须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十五日内起诉,否则保全措施将被解除。
上诉后的财产保全申请的相关内容。在当事人一方行为可能导致判决无法执行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自行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和诉讼财产保全都需要满足特定条件,如紧迫性、被动性、担保性等。人民法院在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有权要求申请人提
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保全财产错误的处理方式。当财产保全存在错误时,申请人需承担赔偿责任。财产保全的范围限于请求的范围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可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方法。被申请人提供担保后,法院应裁定解除保全。同时,文章还介绍了民事诉讼财产保全的条件,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