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金融债务 >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时间:2024-01-16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1693
不真正连带债务是指多个债务是基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债务人各自独立地对债权人负全部履行的义务。那么,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条件有哪些?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针对这一问题,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

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构成条件有哪些

1、多个债务须是基于不同原因而产生的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多个债务的产生原因必须是不同的。这意味着这些债务是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而发生的。例如,当王某乘坐李某驾驶的出租车去办事途中,与张某的面包车发生碰撞导致王某受伤并花费了医疗费用,而张某对此事故负有全部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李某基于运输合同关系对王某负有违约债务,而张某基于侵权关系对王某负有侵权债务。这里的法律关系不仅包括性质不同的法律关系,如违约和侵权,还包括性质相同的同类法律关系,如都是侵权。然而,即使法律关系的性质相同,它们也不是基于一个法律关系,而是基于多个法律关系。因此,不真正连带债务的产生原因和事实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共同侵权和合同约定不会导致不真正连带债务的形成。

2、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独立的请求权

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由于各项债务是基于不同的原因而分别存在的,债权人对数个债务人均享有独立的请求权。例如,如果甲擅自将乙托其保管的财产交给丙使用,导致丙损坏了这些财物,那么债权人乙对债务人甲和丙分别享有违约请求权和侵权请求权,而且这两个请求权是互相独立的。

3、数个债务人的给付内容为同一

不真正连带债务中的债务清偿不分比例,每个债务人都有义务清偿全部债务。一旦某一债务人清偿了其全部债务,债权人的债权就得以全部实现,债权人无权再向其他债务人求偿。正是由于给付内容的同一,才会出现一债务人履行债务使其他债务人的债务消灭的问题。

4、数个债务偶然联系在一起

各债务人只有各自的单一目的,缺乏共同的目的,没有主观上相互联系。数个债务的联系是偶然的,给付内容是相同的,纯属相关的法律关系的巧合。尽管部分债务人的履行可以使所有债务人的债务消灭,但这只是因为债权已经得到满足,为了维护公平并避免债权人获得额外利益,其他债务也会同归消灭,而不是因为各债务具有共同目的。

5、多数情况下有终局责任人

终局责任人指的是最后真正承担债务责任的人。例如,如果甲擅自将乙托其保管的电视交给丙使用,导致丙将电视毁坏。虽然甲和丙都是债务人,都有清偿债务的义务,但就债务的最后承担而言,丙是终局责任人。如果甲先向乙偿还了债务,甲有权向丙求偿。这是因为在不真正连带债务中,先向债权人偿付的债务人有权向终局责任人求偿。然而,这种求偿并不是基于当事人的协议或比例,而是基于特殊的法律关系(法律的特别规定)。因此,这种求偿与连带债务中的求偿关系不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如何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

    解决审理合伙纠纷案件的程序问题。在合伙权利与义务明确的情况下,可一并确定各方应承担的债务份额并在裁判文书中明确连带责任。对于合伙人之间债务分担存在争议的情况,可以分开审理。同时,当某一合伙人超额偿还债务时,其他合伙人均应列为诉讼当事人。在核实合伙经营

  • 分立后的企业债务如何负担

    企业分立后债务的承担问题。在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新设分立和派生分立后的公司将承担债务的连带责任。此外,在分立前,债权人与公司可以就债务承担达成协议。对于债权人来说,可以向分立后的任意一家公司索要全部债务,也可以分别向各公司请求债权,但所请求的债权之

  • 个人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

    个人借款合同违约责任的法律规定。首先,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人有义务按照约定的还款期限和方式偿还借款。其次,借款人的主要义务之一是向贷款人支付利息,利率不得超过国家限制规定。最后,如果借款人违约,未按照约定使用借款,将承担法律责任,包括赔偿责任,同时

  • 酒后驾驶被人敲诈写了借条怎么办

    酒后驾驶被敲诈写借条的处理方式。酒驾后被敲诈写借条可报警处理,因酒后驾车被迫写的借条不具有法律效力。酒驾的处罚规定包括暂扣驾照、罚款、拘留等。同时,敲诈勒索罪处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涉及司法解释对敲诈勒索行为的认定标准和判处罚金的标准等内容。

  • 什么是第三方理财公司
  • 互联网支付洗钱的流程和特点
  • 公司注销是否需要全体股东签字,法律依据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