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版权人许可将其作品做商标使用,则商标权人即获得了依照商标法“使用”该作品来标示其商品来源的权利;版权人原则上不应阻止后者依商标法使用该作品,除非双方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商标的进一步利用必须得到原版权人许可。
另一方面,若作品被注册使用在常见的作品载体商品类别上,则版权期满后商标权人极易与其他任何依著作权法使用该作品的人产生冲突。因此对将此类商标作品注册为图书等作品载体商品上使用的应持慎重态度;另外,将无版权的作品做商标,应被推定为是在该作品的第二意义上使用该商标,其使用应适用商标权的有限限制原则,即不能禁止他人为说明自己有权印制的作品载体的内容而在该载体上印制该有代表性的图形作品。
第一,存在多个类别相同/相似的注册商标,商标权归属不一定唯一。而同样的原创作品其对应版权是唯一。
第二,注册商标的对象是商品与服务,起识别作用;版权的对象是作品,起权益保护作用。
第三,注册商标的有效期是十年,也就是在十年有效期内专用注册商标是受保护的,但可以无数次续展,所以商标权限有无限期的可能。版权的作者是自然人的,保护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至死亡后50年,到期后版权部分权利消亡。
第四,注册商标的申请时间在目前来说,需要时间较长;而版权登记一个月左右即可拿证,两者花费时间相差太远。
第五,注册商标需经过申请并获得商标局的核准注册才能产生,而版权的诞生是自原创作品完成之日起,不强制要求登记才能产生。
小说版权登记的流程及时限,包括登记程序和办理时间。文章还明确了版权登记与注册的区别,介绍了我国修改的《著作权法》中关于著作权的具体权利形式,包括信息网络传播权。同时,文章还提到了数字化形式作品的著作权保护以及侵权行为与法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法律上判定剽窃行为的两个标准。首先,需判断被剽窃作品是否受著作权法保护,作品需具备独创性和表现形式。其次,需判断剽窃行为是否超出“适当引用”的范围,超出则认定为侵权。适当引用的具体标准包括引用字数和被引用作品的比例限制。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