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二百一十三条规定,假冒注册商标罪的客观行为是指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因此,在确定行为人是否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时,判断其使用的商标是否与他人的注册商标“相同”是至关重要的,这涉及到对行为人构成该罪的基本定性问题。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未经注册的商标相同的商标,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在不同种类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或者依法取得注册商标所有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都不构成假冒注册商标罪。
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主体可以是任何企业、事业单位或个人,只要其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的行为达到犯罪标准即可构成该罪。
对于追究责任的行为人,违法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至于员工的责任,如果在查处之前不知道企业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则不追究其责任;如果在查处之前知道企业假冒注册商标的行为,则属于知情不报。知情不报是指公民知道事件的真实情况,有义务向有关机关反映而没有反映。知情不报是违法行为,应当负相应的法律责任。
服装冒牌行为的刑事责任,包括假冒注册商标罪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根据《刑法》相关规定,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注册商标将被判刑并罚款。贩卖假烟也涉及刑事处罚,根据不同金额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行程度进行不同等级的处罚。
域名的版权保护问题,包括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和处理域名注册侵权的方法。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等,如果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理域名注册侵权的方法包括停止侵权行为、注销域名,并根据情
侵权和售假的区别。侵权涉及侵犯专利权等行为,分为直接和间接侵权;售假则是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商品而销售的行为。我国法律对售假和假冒专利行为都有严格的处罚规定,以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包括扰乱商品市场秩序、面临巨额赔偿和刑事责任、误导消费群体以及加剧社会矛盾。文章还涉及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的犯罪案件的定罪量刑问题,依照刑法规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