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公民向报社、杂志社投稿后,如果在15日内未收到刊登通知,或者在30日内未收到杂志社的刊登决定通知,投稿者可以将同一作品投稿给其他报社、杂志社。当然,如果双方有其他约定的情况除外。这一规定明确了在规定期限内不允许一稿多投的情况,同时对报社、杂志社设定了一定的处理稿件期限,如果期限过后作者未收到通知,可以向其他报刊投稿。这样的规定可以促使报社、杂志社认真、及时地处理稿件,保护投稿者的权益。
如果公民主动将稿件投给图书出版者,出版者应在6个月内决定是否采用该稿件。如果出版者选择采用,双方应签订合同;如果出版者不采用,应及时通知作者。如果出版者既不通知作者,又不签订合同,那么作者在6个月后可以要求出版者退还原稿并给予经济补偿。这个6个月的期限是从出版者收到稿件之日开始计算。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条的规定,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的保护期限没有限制。
根据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公民的作品的发表权以及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保护期限截止于最后死亡的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对于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以及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的职务作品,其发表权以及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对于电影作品、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以及摄影作品,其发表权以及著作权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首次发表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是,如果作品自创作完成后五十年内未发表,著作权法不再保护。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出版者有权许可或者禁止他人使用其出版的图书、期刊的版式设计。这个权利的保护期限为十年,截止于使用该版式设计的图书、期刊首次出版后第十年的12月31日。
根据著作权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表演者的表演权享有不受限制的保护期限。但是,著作权法第三十七条第一款第(三)项至第(六)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截止于该表演发生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一条的规定,录音录像制作者对其制作的录音录像制品享有许可他人复制、发行、出租、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并获得报酬的权利。这个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制品首次制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根据著作权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广播电台、电视台有权禁止未经其许可的广播、电视转播以及将其播放的广播、电视录制在音像载体上以及复制音像载体的行为。这个权利的保护期限为五十年,截止于该广播、电视首次播放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作者的财产权的保护期及相关法律保护问题。公民的发表权、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的保护期为终身及其死亡后的五十年;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作品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后的五十年;电影作品等保护期为作品首次发表之后的五十年,但未发表的作品不再享有保护期。中国政府对私有财产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的定义、基本职责和办事流程。它是国家设立的综合性著作权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机构,旨在保护著作权人及相关权利者的权益,具体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申请人可通过现场或邮寄方式提交登记申请材料,办理作品著作权登记申请。办理时限为受理登
摄影作品的著作权归属是摄影作品纠纷中常引起争议的问题。不同国家对著作权产生的规定不同,有的国家要求注册登记,有的国家要求加注版权标记,而我国采用自动产生的原则。摄影作品的作者认定可以通过拥有底片、署名或登记制度等方式进行。著作权登记制度是为了保护作者
知识产权是指人类智力劳动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所有权。它是依照各国法律赋予符合条件的著作者、发明者或成果拥有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独占权利,一般认为它包括版权(著作权)和工业产权。(一)通过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途径。主管机关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