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传播付费下载的电子书是否侵权

传播付费下载的电子书是否侵权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053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一个崭新的概念——电子书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电子书既可以拿在手持阅读设备上浏览,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阅读。大部分电子书是需要付费下载的,那么将这些付费下载的电子书传播他人是否侵权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你解答这个疑问。

传播付费下载的电子书是否侵权

购买书籍仅仅是取得书籍的所有权,未与著作权人形成合意并且明确授权或者依据著作权人单方意思许可或者转让权利的,并不意味着附着在书籍载体上的著作权也一并概括或者具体的转移。假设在没有《著作权法》第22条对于合理使用的规定,那么将书籍电子版复制若干并利用信息网络传播的行为可能触犯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与复制权。

信息网络传播权,根据著作权法第10条第1款第(12)项的规定,是指: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

而复制权,根据第10条第1款第(5)项的规定,是指: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将作品制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权利

电子书籍因其载体的特殊性,于没有版权保护措施的状况下,致使复制书籍内容在网络时代变得更加便利。并且一旦复制成本下降,则导致著作权人包括发行在内的经济利益极易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害。因此作为对著作权利人的救济,法律明文规定,权利人未许可他人复制或者转让复制权且不具有合理使用的情形下的,任何人不得实施针对其作品的复制行为。同理,读者或者电子书籍的所有人,在前述情形下,也不得将作者作品通过网络上传至服务器、网络硬盘或者其他网络空间。否则著作权利人有权要强求停止侵权行为并请求赔偿损失。

但根据现行著作权法第22条第1款第(1)项的规定:

在下列情况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但应当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并且不得侵犯著作权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权利:

(一)为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个人不同于私人,前者是指行为人自己使用作品,而后者则指代他者,通过交互方式(信息网络传播方式)传播作品给公众,嘱咐其作品只作私人用途使用,属于所谓的私人使用,但并非著作权限制意义上的个人使用。一字之差大异其趣。

从逻辑上言,唯有复制及演绎行为能满足个人使用的个人要件,因为这些行为均可由行为人个人完成;而对发行、出租等广义上的公众传播权的限制,均无个人使用条款的适用余地。因此将作品通过交互式传播给特定人,因为对象并非是公众,所以并未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也就没有探讨是否满足个人使用的必要了。换言之,只要作品在信息网络环境中只能被特定少数人获得,则并没有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产品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

    产品设计图的著作权保护问题。根据著作权法,产品设计图受到保护,但不包括构思、想法和技术方案。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和剽窃作品,以及未经许可的使用和其他侵权行为。严重侵权行为需承担民事责任,并可能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追究。

  • 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法律考量

    微信公众号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是否构成侵权的法律考量。转载作品是否构成侵权需根据著作权法相关规定判断,包括作品类型、合理使用行为的范围、免责事由的认定以及侵犯著作权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在转载他人原创作品时,微信公众号需遵守法律规定,尊重著作权人的权益。

  • 表情包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

    表情包在中国是否构成著作权侵权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表情包被视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未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将构成著作权侵权,需承担法律责任。包括未经许可发表、使用、剽窃、改编等行为都属于侵权。

  • 电子书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电子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区别,并指出用户购买电子书只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分享电子书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等行为均属侵权范畴。

  •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
  • 转载他人文章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 网上下载音乐公共场合播放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