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时间:2024-07-13 浏览:4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096
在知识产权里,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可是有不少人区分不了这两个概念,关于著作权,大家很熟悉,邻接权是从著作权延伸出来的,大家可能就会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与著作权密切相关。

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如图书和期刊的出版者、音乐和戏剧的表演者、录音和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几乎都是法人。

保护的客体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于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演绎作品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加工,以满足传播形式的需要,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

内容不同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作品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以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

保护的前提不同

著作权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作品一经创作即可获得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和对作品的再利用作为前提。

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公民个人的作品,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邻接权的保护期限采用发行起算法,即截止于表演发生后、首次出版或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

    剽窃图片是否构成侵犯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未经许可剽窃他人图片属于侵犯著作权的行为,侵权者需承担民事责任。文章还列举了构成侵权的其他行为,并强调了认定抄袭时需要注意与利用思想、客观事实、合理使用和巧合的区别。

  •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和特征

    著作权代理的定义、特征、优势和职责。著作权代理指获得著作权人授权后,代理人代表其行使部分财产权利的行为。其特征包括以被代理人名义活动、具有法律意义和法律效果归属于被代理人。代理机构优势在于联系广、人才专、信息快和协调能力强,其职责包括提供需求信息、谈

  • 不属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法律的民事责任

    我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条例中关于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民事责任。对于未经软件著作权人许可的侵权行为,如果未构成犯罪,则应视情况承担民事责任,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和赔偿损失等。同时,软件开发者因表达方式有限而开发的与已存在的软件相似的软件,不

  • 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

    我国《著作权法》下盗版行为是否构成侵权的问题。盗版行为侵犯了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等。盗版行为可能面临制止、消除侵权后果、赔偿损失等法律手段,甚至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因此,社会各界应加强对盗版行为的监管和打击,共同维护正版市场的发

  • 未经同意转载属于网络侵权吗?
  • 著作权侵权的诉讼时效及其适用范围
  • 著作权申报流程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