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时间:2024-07-13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096
在知识产权里,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可是有不少人区分不了这两个概念,关于著作权,大家很熟悉,邻接权是从著作权延伸出来的,大家可能就会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与著作权密切相关。

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如图书和期刊的出版者、音乐和戏剧的表演者、录音和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几乎都是法人。

保护的客体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于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演绎作品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加工,以满足传播形式的需要,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

内容不同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作品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以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

保护的前提不同

著作权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作品一经创作即可获得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和对作品的再利用作为前提。

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公民个人的作品,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邻接权的保护期限采用发行起算法,即截止于表演发生后、首次出版或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我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意义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 无形资产的定义和特征

    无形资产的定义、特征和内容。无形资产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具有非实体性、垄断性、不确定性、共享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类型。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可以增强企业

  • 著作权中的人身权是否可以转让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

  • 电子书的使用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
  • 开餐饮我有营业执照别人有商标和我一样的名字违法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