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著作权法 > 著作权纠纷 >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时间:2024-07-13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3096
在知识产权里,邻接权与著作权关系密切。可是有不少人区分不了这两个概念,关于著作权,大家很熟悉,邻接权是从著作权延伸出来的,大家可能就会把这两个混为一谈。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针对这个问题搜集整理了以下资料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可以帮到你。。

著作权与邻接权的区别

著作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与著作权密切相关。

主体不同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如图书和期刊的出版者、音乐和戏剧的表演者、录音和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几乎都是法人。

保护的客体不同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于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演绎作品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加工,以满足传播形式的需要,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

内容不同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作品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以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

保护的前提不同

著作权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作品一经创作即可获得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和对作品的再利用作为前提。

保护期限不同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公民个人的作品,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邻接权的保护期限采用发行起算法,即截止于表演发生后、首次出版或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

    共同侵权行为的认定问题,主要讨论了作者与出版社以及合作作品作者的共同侵权情况。对于作者与出版社,需要解决图书出版合同中的权利担保条款是否构成共同侵权的问题;对于合作作品,不可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构成侵权时,合作作者构成共同侵权;可以分割使用的合作作品,

  •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与作用

    软件著作权登记的目的和作用,以及进行软件著作权登记所需的申请文件和流程。软件著作权登记旨在促进软件产业的发展和提升信息产业的创新竞争力。申请文件包括申请表、申请者身份证明、源程序和文档等。此外,还可以选择对鉴别材料作例外交存的方式。

  • Google建立虚拟图书馆:信息记录的历史性一步

    Google建立全球首个大型公共图书库的计划。该计划通过数字化图书涵盖了从内战史到政府文件的各个领域的书籍,解决了版权争议问题。Google与顶尖大学图书馆的合作促进了数字化进程,但也面临美国出版协会和作家协会的审查。Google表示其行动符合著作权

  • 民法典规定著作权是否可以出质继承

    民法典中著作权的出质和继承问题,规定著作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出质和继承,并详细说明了出质和继承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文章还涉及了更改专利申请人流程和网店侵犯著作权的处罚方式。处罚方式多样且严肃,包括经济处罚等。

  • 歌曲版权能否实现继承
  • 在继承著作权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关键问题
  • 著作权侵权的赔偿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