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创作者对其所创作的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所享有的一种民事权利。邻接权是指作品传播者在传播作品时所享有的权利,与著作权密切相关。
著作权的主体是作品的创作者,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而邻接权的主体是作品的传播者,如图书和期刊的出版者、音乐和戏剧的表演者、录音和录像的制作者以及广播电视组织等,几乎都是法人。
著作权保护的客体是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而邻接权保护的客体是用于传播的作品,即演绎作品。演绎作品是在原作品基础上进行加工,以满足传播形式的需要,如戏剧、音乐演奏、诗朗诵、相声等。
著作权的内容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人身权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收回已发表作品权等;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展览权、表演权、放映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以及改编、翻译、汇编权等。而邻接权的内容主要包括出版者对其出版的书刊的权利、表演者对表演的权利,音像制作者对其音像制品的权利、广播电视组织对其广播电视节目的权利以及出版者对其出版的图书和期刊的版式设计的权利。
著作权只要符合法定条件,作品一经创作即可获得保护。而邻接权的获得需要著作权人的授权和对作品的再利用作为前提。
著作权的保护期限采用死亡起算法和发行起算法。公民个人的作品,发表权和著作权财产权的保护期限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法人作品和职务作品的保护期限为50年,但作品自创作完成后50年内未发表的不再受著作权法保护。邻接权的保护期限采用发行起算法,即截止于表演发生后、首次出版或播放后的第50年的12月31日。
中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制度的重要性。软件著作权登记虽非权利产生的必要条件,但具有多重意义,包括宣传产品、强化权利主张、促进版权贸易、合法经营和销售软件、证明自主知识产权、助力软件企业认证,并享受政策鼓励。登记有助于提升软件知名度和保护著作权,对软件
无形资产的定义、特征和内容。无形资产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具有非实体性、垄断性、不确定性、共享性和高效性等特点。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特许权等类型。无形资产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充分开发和利用无形资产可以增强企业
我国《著作权法》中关于人身权的规定,明确指出人身权是不可转让的。人身权与特定个人密切相关,具有专属性和绝对性,不能用金钱衡量。尽管人身权与财产权有联系,但仅仅是财产关系产生的基础,而不是转让的对象。只有著作权的财产权可以进行转移。
未经授权的翻译是否享有著作权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正)》的规定,翻译权属于著作权中的财产权之一,未经作者授权不得随意翻译。著作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翻译权在内,并受到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