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是指在纠纷发生时,通过调解组织的主持,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的一种解决方式。调解组织可以是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其他部门、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著作权侵权纠纷和合同纠纷都可通过调解解决。调解协议并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无法强制执行。如果一方反悔,不同意按照调解协议执行,那么调解协议将失去效力,当事人可以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
仲裁是指仲裁机构根据一定的仲裁程序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裁决的一种解决方式。著作权的仲裁由著作权仲裁机构进行,主要适用于解决著作权合同纠纷。著作权合同必须包含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否则无法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如果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著作权的诉讼是指通过向人民法院起诉,利用诉讼程序解决著作权纠纷的一种方式。诉讼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主要解决著作权纠纷的方式。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或者在调解不成或调解达成协议后一方反悔的情况下起诉。另外,执行仲裁申请的人民法院发现仲裁裁决违法的,有权不予执行。当事人还可以就合同纠纷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著作权的诉讼时效期限为2年,从著作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时开始计算。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对侵犯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的行为,可以没收违法所得、侵权复制品以及进行违法活动的财物。
我国《著作权法》还规定了在诉讼过程中的证据保全措施。为防止证据灭失或难以取得,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执行保全措施。申请证据保全的当事人可以被要求提供担保,如果不提供担保,申请将被驳回。如果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15日内不起诉,人民法院必须解除保全措施。这些规定有利于保护被侵权人的权益,也有利于法院审理案件。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著作权人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利人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他人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侵犯其权利的行为,并且不及时制止将会给其合法权益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害,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和财产保全的措施。这样的规定有利于更好地保护著作权人的利益,使责令停止侵害的措施更加有效。
侵犯著作权纠纷诉状的要点,包括起诉状的引言部分应详细陈述被告对原告著作权的侵犯,并明确其是否构成抄袭、复制、改编等行为;诉讼请求应引用《著作权法》的相关规定作为依据。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著作权的定义、保护原则及著作权的基本原则,强调保护作者权益和鼓励优
电子书的使用权和所有权区别,并指出用户购买电子书只获得使用权而非所有权,分享电子书构成侵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将受到处罚,包括复制发行、出版、制作出售等行为均属侵权范畴。
修改权的定义和范围,包括作者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其作品的权利以及例外情况。报社、杂志社可在法定范围内对投稿作品进行文字性修改和删节,而美术作品原件的修改权需征得原件所有人的同意。修改权的行使受到法定范围的限制,不能改变作品的基本内容和形式。
专利纠纷、商标民事纠纷、著作权民事纠纷以及反不正当竞争民事案件的管辖问题。文章指出,不同类型的案件由不同级别的人民法院管辖,包括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同时,文章还涉及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标准和标的额高低与案件管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