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一系列的人身权和财产权。这些权利包括:
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将作品公之于众。
著作权人有权在作品上署名,表明自己的身份。
著作权人有权修改作品,或者授权他人对作品进行修改。
著作权人有权保护作品不受歪曲、篡改。
著作权人有权以印刷、复印、拓印、录音、录像、翻录、翻拍等方式制作作品的一份或多份。
著作权人有权以出售或赠与的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
著作权人有权有偿许可他人临时使用电影作品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计算机软件,但计算机软件不是出租的主要标的。
著作权人有权公开陈列美术作品、摄影作品的原件或复制件。
著作权人有权公开表演作品,以及以各种手段公开播送作品的表演。
著作权人有权通过放映机、幻灯机等技术设备公开再现美术、摄影、电影和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创作的作品。
著作权人有权以无线方式公开广播或传播作品,以有线传播或转播的方式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以及通过扩音器或其他传送符号、声音、图像的类似工具向公众传播广播的作品。
著作权人有权以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
著作权人有权以摄制电影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法将作品固定在载体上。
著作权人有权改变作品,创作出具有独创性的新作品。
著作权人有权将作品从一种语言文字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文字。
著作权人有权通过选择或编排,将作品或作品的片段汇集成新作品。
著作权人还享有其他应当由其享有的权利。
需要注意的是,著作权保护的是思想的表达形式,并不保护思想本身。著作权的保障既要考虑对著作财产权的保护,也要兼顾人类文明的积累和知识传播。因此,算法、数学方法、技术或机器的设计并不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畴。
合同登记制度,这是版权行政管理部门对涉外出版进行管理的一种方式。该制度旨在规范版权贸易,保护著作权人权益,明确权利义务关系。合同登记适用于图书出版单位出版外国图书及相关音像制品,出版单位需在合同签字后7日内提交相关文件进行登记。登记后,出版单位可凭盖
企业如何避免网络侵权的问题。为了提高著作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企业的相关人员应当加强对著作权法的学习,并采取防范措施。使用他人作品时需获得著作权人许可并签订合同,审查稿件的独创性,与作者协商一致进行修改,并妥善处理权利人的撤稿声明。同时,根据《著作权法
保护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人权益的重要性,定义了计算机软件的范畴和相关术语,并明确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和相关登记规定。软件著作权人享有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复制权等权利。此外,条例还规定了软件著作权的保护不包括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等。
图片著作权的界定及相关权利,包括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财产权等。同时,也介绍了图片侵权的界定,如未经许可发表、署名、篡改、使用等行为可认定为侵权。我国著作权法确认了这些权利,但未规定追续权,而这对于图片著作权人而言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