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是指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1.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
2.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
3. 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4. 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注册商标标识的。
5. 未经商标注册人同意,更换其注册商标并将该更换商标的商品又投入市场的。
6. 故意为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行为提供便利条件,帮助他人实施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的。
7. 给他人的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
根据《商标法》第六十条,当发生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引起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或不愿协商,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理。
1. 询问有关当事人,调查与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有关的情况。
2. 查阅、复制当事人与侵权活动有关的合同、发票、账簿以及其他有关资料。
3. 对当事人涉嫌从事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活动的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4. 检查与侵权活动有关的物品;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可以查封或扣押。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处理侵权行为时,如果认定侵权行为成立,会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对侵权商品和用于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进行没收和销毁。对于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以处以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对于没有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不足五万元的,可以处以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五年内实施两次以上商标侵权行为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从重处罚。
对于销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的情况,如果能证明该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并能说明提供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会责令停止销售。
对于侵犯商标专用权的赔偿数额的争议,当事人可以请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也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调解后,当事人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生效后不履行,当事人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总之,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查处涉嫌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时,有权进行询问、调查、现场检查以及查封或扣押涉嫌侵权的物品。当事人应当予以协助、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商标注册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商标注册能够创立品牌并抢先占领市场,作为无形资产实现价值转让与许可;同时,使各级管理部门对商品和服务质量进行监管。商标注册也是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的重要依据,保障消费者权益。在商标注册中,需注意文字相似性和图案的独特性,以及
企业名称权的保护途径。当企业名称权被侵犯时,权利人可以向行政机关提出保护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机关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行为,并要求其赔偿损失、没收非法所得和罚款。此外,还提到了企业名称权与商标权冲突的解决方法。
商标侵权行为的法律后果。被侵权人可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情节严重者,侵权人需承担刑事责任。依据《刑法》相关规定,未经许可使用相同商标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将面临牢狱之灾和罚金。因此,商标侵权人可选择报警并追究其法律责任。
企业注册商标所需费用的申请流程和注意事项。申请过程包括提交资料到当地工商局,等待国家商标局受理并颁发证书,整个流程大约需要一年时间。商标注册可以选择自行申请或委托代理机构。申请前需进行商标查询以降低风险。申请人需准备相关申请资料,包括商标图样、身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