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企业在商标使用上存在一个通病,即将商标放置在非常小的位置,而将商品的名称、装潢等其他部分放置在十分明显的位置。这种使用方式在酒、饮料、药品等商品上尤为突出。
这种使用方式的直接后果是,消费者在市场销售中只认别商品名称,而不认识商标,导致商标的作用被淡化,最终影响企业的自身权益和经济效益。根据法律保护,只有注册商标享有专用权,而商品名称、装潢等其他部分则不享有专用权,其他人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随意使用。然而,消费者往往更容易选择购买那些声名显赫、商品质量好的品牌。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标在具体使用时应突出商标,将其展示在商品包装的显著位置上,使商标成为商品包装的中心,而将商品装潢作为一种陪衬。同时,商标与商品名称应统一起来,杜绝使用别名。
这种使用方式多发生在一些商标意识较强的企业,尤其在图形商标使用上较为常见。企业将商标放大到整个商品包装上使用,导致消费者无法从任何一个侧面看到商标的全部,只能看到商标的一部分,从而将其视为商品的装潢,而非商标。这样,商标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显著特征。
造成这种商标使用的原因有多方面,但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有些企业错误地认为商标用得越大越显著,误以为"显著就是大",为了防止他人仿冒而将商标放大,结果使商标失去了应有的显著特征。二是舆论宣传的误导,由于我国企业对商标意识的淡薄,商标普遍使用较小,因此各种媒介在宣传商标时常提示企业将商标使用得更大、以商标为中心、突出商标等,而未宣传商标使用应注重显著性。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商标使用的重点应考虑商标的显著性,使消费者能够识别。商标既不能使用过小以至于消费者无法认出,也不能一味追求大而使消费者无法从一个方向识别商标。应让消费者从某一个方向都能看见商标的形状,包括外围轮廓及轮廓内所包含的内容。根据不同商品的形状,采取不同的使用方式,使消费者能够一目了然,并在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达到商标使用的目的。
专利权和商标的保护期限及专利权的维权方式。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的有效期限。商标的保护期限从商标注册日开始计算,如果未按规定缴纳费用或以书面声明放弃,专利权会终止。对于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包括未经许可实施专利和假冒专利
个体经营商标侵权的法律处理方式及罚款标准。工商局认定侵权行为成立后,将采取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商品和工具等措施。罚款标准根据违法经营额的不同而定,最高可处以违法金额五倍以下的罚款或二十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于五年内多次侵权或情节严重者,将采取从重
侵犯商标权的没收物品处置方式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没收物品通常会被销毁,驰名商标会受保护。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费确定,如难以确定,则参考相关证据和法院裁定。权利人需举证,侵权人如不提供真实账簿资料,法院可参照权利人主张和证据判
我国关于商标侵权的法律规定,指出没有善意第三人的概念,责任由侵权人承担。详细列举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处理商标侵权纠纷的方式,包括协商、起诉和行政处理,并明确了相关法律责任和赔偿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