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标的使用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定和限制。商标法规定了以下情况下不得使用商标:
商标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近似。同样,商标也不得与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
商标不得与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近似,除非该国政府同意。
商标不得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近似,除非经该组织同意或不易误导公众。
商标不得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近似,除非经授权。
商标不得与“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近似。
商标不得带有民族歧视性。
商标不得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
商标不得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并使用地名的商标仍然有效。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被称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但是,以下标志未经使用并具有显著特征以及便于识别的情况下,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商标不能仅仅是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或型号。
商标不能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
商标不能缺乏显著特征。
此外,禁止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在中国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如果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中国已注册的驰名商标相似,可能会导致混淆,误导公众并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将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知识产权的分类标准,包括商标权、专利权、商号权等。商标权是指注册商标所有人的专有权;专利权与专利保护则指发明创造者在一定时间内享有的对发明创造的独占权;商号权涉及企业对已注册商号的使用权。此外,还介绍了著作权的范围及与其他权利的区别和交叉情况。知识产
商标未注册的情况下无法进行加盟的问题。商业特许经营需要拥有注册商标等经营资源,通过合同形式许可其他经营者使用,并支付特许经营费用。经营资源包括字号、商业秘密等。商标使用许可合同需依法备案,影响被特许人的权益救济。根据不同的商标许可使用类型,被特许人可
企业法律顾问的工作职责,包括参与起草、审核企业规章制度,参与企业重大经营决策,起草和审查合同,管理企业合同业务以及办理商标、专利和商业秘密法律事务。他们需要确保企业法律事务的合法性、可行性和规范性,并参与决策过程以确保决策的法律最佳性和保护企业权益。
质押合同的分类及其相关内容。质押合同包括质物、出质人和质权人,质押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两类。动产质押中,如果质物损失或毁损,质权人应承担民事责任。对于权利质押,如股票、商标等,出质人和质权人需签订书面合同并办理出质登记。此外,还介绍了存续期间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