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的使用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定和限制。商标法规定了以下情况下不得使用商标:
商标不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勋章相同或近似。同样,商标也不得与中央国家机关所在地特定地点的名称、标志性建筑物的名称、图形相同。
商标不得与外国的国家名称、国旗、国徽、军旗相同或近似,除非该国政府同意。
商标不得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名称、旗帜、徽记相同或近似,除非经该组织同意或不易误导公众。
商标不得与表明实施控制、予以保证的官方标志、检验印记相同或近似,除非经授权。
商标不得与“红十字”、“红新月”的名称、标志相同或近似。
商标不得带有民族歧视性。
商标不得夸大宣传并带有欺骗性。
商标不得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或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或公众知晓的外国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地名具有其他含义或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组成部分的除外。已经注册并使用地名的商标仍然有效。
经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商标被称为注册商标,包括商品商标、服务商标、集体商标和证明商标。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
集体商标是指以团体、协会或其他组织名义注册,供该组织成员在商事活动中使用,以表明使用者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的标志。
证明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
但是,以下标志未经使用并具有显著特征以及便于识别的情况下,不得作为商标注册:
商标不能仅仅是本商品的通用名称、图形或型号。
商标不能仅直接表示商品的质量、主要原料、功能、用途、重量、数量及其他特点。
商标不能缺乏显著特征。
此外,禁止复制、摹仿或翻译他人在中国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如果申请注册的商标与他人在中国已注册的驰名商标相似,可能会导致混淆,误导公众并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将不予注册并禁止使用。
假冒商品是否构成侵权行为。在中国,假冒伪劣产品的行为被定性为违法犯罪行为,将侵犯产品的商标权,依法受到追究。根据不同的情况,掺杂掺假、伪造产品产地等行为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包括罚款、没收违法所得以及吊销营业执照等。情节严重者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商标侵权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了起诉程序,包括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诉状,法院审查立案后的工作流程以及相关的上诉流程。其次详述了商标侵权的处罚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处理商标侵权时应责令停止侵权行为,并可能面临相应的罚款。赔偿数额则视权
港澳台商标注册流程。包括初步查询商标是否存在相同或近似的商标,递交申请并等待受理通知书,进行实质审查,公告程序和最终领取注册证等环节。整个流程大约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
商标与商业域名权利冲突的法律争议形态,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将他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注册为自己的域名引发的争议,包括恶意注册、意外巧合和合理注册三种情况。第二类是域名与商标相互注册引发的争议,也称为域名的反射劫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知名度域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