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在商标法中权利用尽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在商标法中权利用尽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时间:2023-11-16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5115
企业或品牌都会去注册自己的商标,通过商标发挥魅力,争取更多对自己的好处。但是要取得商标权可不容易,该遵循的规定就得去遵循。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为大家详细解答在商标法中权利用尽原则是怎样规定的。

商标法中的权利用尽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九条的规定,商标法中的权利用尽原则是指,在商标注册人或被许可人将注册商标的商品售出后,他人再次销售该商品时,无需获得商标注册人的许可,也不被视为侵犯商标专用权。这一原则的制定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1. 购买者享有所有权

根据物权法的原理,购买者在合法购买注册商标的商品后,获得了该商品的所有权。购买者享有使用权和处分权,有权再次销售该商品。如果再次销售和使用该商品都需要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将对正常的经济秩序和自由贸易造成阻碍。

2. 权利人已经获利

商标注册人自己使用或经其许可他人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售出后,权利人已经从中获利,权利已经实现。因此,权利人不应该就同一商品重复获利。

在理解权利用尽原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权利用尽是针对每一件投放市场的商品

权利用尽是指商标注册人对经其同意而售出的每一件商品的处置不再拥有控制权,无论其购买者随后以何种方式使用或销售该商品,商标注册人都无权干预。但这并不意味着商标专用权的权利从此终结,商标专用权在整个注册商标有效期内都是有效的。

2. 前提条件是商标的使用获得商标注册人的许可

只有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后投放市场的,才会出现权利用尽的情况。如果使用注册商标的商品是他人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而投放市场的,就不存在权利用尽。此外,如果被许可人超过许可合同的范围使用商标,超过范围的商品不适用权利用尽原则。

3. 不适用于反向假冒行为

权利用尽原则不适用于“反向假冒”行为。也就是说,不能以权利用尽原则否定反向假冒为侵权行为。虽然在我国出现第一件反向假冒案例时,一些专家曾主张依据权利用尽原则认为反向假冒行为不构成侵权,但后来立法者最终选择了相反的观点。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商标转让费用的计算方式

    商标转让及其费用计算方式。商标转让涉及多种转让形式,包括合同转让、继受转让等。转让过程中需办理相关手续并填写申请书。商标是企业的标志,保护商标有助于维护企业形象和信誉,且具有升值潜力。商标申请遵循自愿原则、先申请原则和注册原则。

  • 特许经营合同

    特许经营合同的宗旨和目的,特许经营项目以及特许经营关系的法律地位。甲方许可乙方在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独创的“某餐饮公司”中式餐饮特许经营权,开展独家代理业务。合同明确了特许经营权的许可权利、使用方式、许可形式以及甲方的权利和限制。乙方需遵守法律和合同条款

  • 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关于商标禁用的法律规定。包括与国家标志、外国国家标志、政府间国际组织标志等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以及带有民族歧视性、夸大宣传欺骗性、有害于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等不良影响的商标都被禁止使用。商标禁用的理论基础在于不得损害社会公共秩序和良好

  • 如何理解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

    商标权的注册在先原则,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确定了商标注册申请的先后顺序原则及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初步审定公告以申请在先为原则,商标注册申请会依据不同情况处理。同时,介绍了商标权的取得方式分为原始取得和传来取得两种形式,详细解释了这两种方式的概念及具体实

  • 商标和域名的区别与共同点
  • 商标代理公司注册的流程
  • 商标使用许可策略的关键点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