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应包括许可人和被许可人的姓名和地址,以明确双方的身份。
合同中应明确许可使用的商标及其对应的注册号,以确保许可人拥有该商标的合法权益。
合同中应明确许可使用商标的商品范围,以限定被许可人可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型。
合同中的许可使用期限不得超过被许可商标的注册有效期,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合同中应明确许可人向被许可人提供商标标识的方式,以确保被许可人正确使用商标标识。
合同中应包含许可人对被许可人使用其注册商标的商品质量进行监控的条款,以确保被许可人的商品质量符合要求。
合同中应包含在使用许可人商标的商品上标明被许可人的名称和商品产地的条款,以确保消费者能够正确识别商品的来源。
商标许可费的支付方式可以采用一次性支付或分期支付的方式。
一次性支付方式可以协商一个总数,也可以按照产品的产量或利润提成进行支付。
一次性支付许可费的方式对许可人来说具有较大的风险,除非被许可人实力雄厚。否则,一旦商标不能带来利润,许可人将无法收回投入。
相对来说,按照产量或利润提成的方式更为可取。这样一方面不会占用太多资金,另一方面也便于根据商标的实施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老字号商标侵权的赔偿依据,包括实际损失赔偿、侵权所得利益赔偿、商标许可使用费的倍数赔偿等方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法院可根据权利人提供的证据和侵权人的账簿、资料来判定。对于恶意侵犯商标专用权的情况,赔偿数额可适当增加。
关于侵权商标的相关法律处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未经注册商标所有人许可使用相同商标,若情节严重,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款。对于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或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的行为,同样有相应的法律处罚。具体刑期和罚金视情节严重程度
侵犯商标权的没收物品处置方式和商标侵权赔偿金额标准。没收物品通常会被销毁,驰名商标会受保护。赔偿金额根据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或商标许可费确定,如难以确定,则参考相关证据和法院裁定。权利人需举证,侵权人如不提供真实账簿资料,法院可参照权利人主张和证据判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