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商标法 > 商标使用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标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时间:2024-05-03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5259

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246次会议通过的商标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解释

第一条 商标专用权损害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规定,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规定的给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造成其他损害的行为包括:

  1.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作为企业的字号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2. 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不相同或不相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误导公众,致使该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
  3. 将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文字注册为域名,并通过该域名进行相关商品交易的电子商务,容易使相关公众产生误认的。

第二条 未注册的驰名商标的侵权行为

根据商标法第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复制、摹仿、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或其主要部分,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作为商标使用,容易导致混淆的,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民事法律责任。

第三条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三类许可

商标法第四十条规定的商标使用许可包括以下三类:

  1. 独占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方式,将该注册商标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使用,商标注册人依约定不得使用该注册商标;
  2. 排他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方式,将该注册商标仅许可一个被许可人使用,商标注册人依约定可以使用该注册商标但不得另行许可他人使用该注册商标;
  3. 普通使用许可,是指商标注册人在约定的期间、地域和以约定的方式,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并可自行使用该注册商标和许可他人使用其注册商标。

第四条 利害关系人

商标法第五十三条规定的利害关系人包括注册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注册商标财产权利的合法继承人等。

在发生注册商标专用权被侵害时,独占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排他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可以和商标注册人共同起诉,也可以在商标注册人不起诉的情况下,自行提起诉讼;普通使用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经商标注册人明确授权,可以提起诉讼。

第五条 注册商标续展申请与侵权行为

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在注册商标续展宽展期内提出续展申请,未获核准前,以他人侵犯其注册商标专用权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六条 侵权行为的管辖

商标纠纷案件中,侵权行为的实施地、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或查封扣押地、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侵权商品的储藏地是指大量或经常性储存、隐匿侵权商品所在地;查封扣押地是指海关、工商等行政机关依法查封、扣押侵权商品所在地。

第七条 多个被告的共同诉讼

涉及不同侵权行为实施地的多个被告提起的共同诉讼,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被告的侵权行为实施地人民法院管辖;仅对其中某一被告提起的诉讼,该被告侵权行为实施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第八条 相关公众的定义

商标法所称相关公众,是指与商标所标识的某类商品或服务有关的消费者和与前述商品或服务的营销有密切关系的其他经营者。

第九条 商标相同和近似的定义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相同,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商标近似,是指被控侵权的商标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在视觉上基本无差别,或者其文字的字形、读音、含义或者图形的构图及颜色,或者其各要素组合后的整体结构相似,或者其立体形状、颜色组合近似,易使相关公众对商品的来源产生误认或认为其来源与原告注册商标的商品有特定的联系。

第十条 商标相同或近似的认定原则

人民法院在认定商标相同或近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以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为标准;
  2. 对商标的整体比对和对商标主要部分的比对应分别进行,比对对象应隔离;
  3. 判断商标是否近似时,应考虑请求保护注册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

第十一条 类似商品和服务的定义

商标法第五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类似商品是指在功能、用途、生产部门、销售渠道、消费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其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商品。

类似服务是指在服务的目的、内容、方式、对象等方面相同,或者相关公众一般认为存在特定联系、容易造成混淆的服务。

商品与服务类似是指商品和服务之间存在特定联系,容易使相关公众混淆。

第十二条 类似商品或服务的认定

人民法院在认定商品或服务是否类似时,应当综合考虑相关公众对商品或服务的一般认识,参考《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表》和《类似商品和服务区分表》。

第十三条 赔偿数额的计算

人民法院在确定侵权人的赔偿责任时,可以根据权利人选择的计算方法计算赔偿数额。

第十四条 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侵权所获得的利益,可以根据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商品单位利润乘积计算;如果侵权商品单位利润无法查明,按照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计算。

第十五条 赔偿数额的计算方法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可以根据权利人因侵权所造成商品销售减少量或侵权商品销售量与该注册商标商品的单位利润乘积计算。

第十六条 赔偿数额的确定

如果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或被侵权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损失难以确定,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依职权适用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确定赔偿数额。

人民法院在确定赔偿数额时,应当综合考虑侵权行为的性质、期间、后果,商标的声誉,商标使用许可费的数额,商标使用许可的种类、时间、范围及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等因素。

当事人达成赔偿数额协议的,应当准许。

第十七条 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

商标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制止侵权行为所支付的合理开支包括权利人或委托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

人民法院可以将符合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律师费用计算在赔偿范围内。

第十八条 诉讼时效

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诉讼时效为二年,自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知道或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如果商标注册人或利害关系人超过二年起诉,但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且在该注册商标专用权有效期限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并从权利人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二年计算侵权损害赔偿数额。

第十九条 未备案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未经备案,不影响该许可合同的效力,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未在商标局备案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第二十条 商标转让与使用许可合同

注册商标的转让不影响转让前已经生效的商标使用许可合同的效力,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

第二十一条 民事责任的判决

人民法院在审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纠纷案件中,可以根据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四条、商标法第五十三条的规定和案件具体情况,判决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赔偿损失、消除影响等民事责任,还可以作出罚款、收缴侵权商品、伪造的商标标识和专门用于生产侵权商品的材料、工具、设备等财物的民事制裁决定。罚款数额可以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确定。

如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已对同一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给予行政处罚,人民法院不再予以民事制裁。

第二十二条 驰名商标的认定

人民法院在审理商标纠纷案件中,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和案件的具体情况,可以对涉及的注册商标是否驰名依法作出认定。

认定驰名商标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进行。如果当事人对曾经被行政主管机关或人民法院认定的驰名商标请求保护,并且对方当事人对涉及的商标驰名不持异议,人民法院不再审查。如果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人民法院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审查。

第二十三条 商品商标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

第二十四条 与本解释不一致的规定

以前的有关规定与本解释不一致的,以本解释为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内容。解释为了正确审理保险合同纠纷案件,维护当事人权益而制定。解释对保险法施行前后成立的保险合同纠纷的适用法律问题做出了规定,包括保险合同是否成立、保险标的转让、保险事故、理赔、代位求偿

  • 律师费的法律规定

    我国关于律师费在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的法律规定。原告委托律师代理案件时,律师费由败诉方承担并可要求赔偿。涉及法律规定涵盖了《民法通则》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包括医疗、误工等费用,以及因伤致残或死亡的相关赔偿费

  • 开车撞了人的赔偿问题

    开车撞了人的赔偿问题。确定赔偿数额时,需参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的赔偿项目,并根据伤者提供的证据来确定最终赔偿数额。证据包括医疗费票据、病例等。赔偿项目包括医疗费用、误工费用、护理费用、营养费、司法鉴定等。

  •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防范刑事冤假错案工作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其中涉及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证据审查机制、案件审理程序以及审核监督机制等方面的内容。通知强调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程序公正、审判公开等原则,并明确了一系列具体措施来

  • 武汉海事法院的专属管辖范围
  • 一般高利贷派出所会怎样处理
  • 再审与重审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