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通常包括以下要件:
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已经造成损害或者即将造成损害,可表现为产品销量下降,利益的减少或者商标信誉降低等。
行为人未经许可,也没有其他法律依据而客观上行使商标权人依法所享有的权利。
损害后果是由违法行为直接造成的。
包括有过错和无过错两种。
商标侵权是指行为人未经商标权人许可,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或者其他干涉、妨碍商标权人使用其注册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
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与一般侵权行为没有特别之处。根据我国民法总则,商标侵权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的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该知道权利被损害时起计算。
对于一次性的侵权行为,适用两年的诉讼时效一般不会出现问题。但对于连续进行的侵权行为,如果商标权人知道或应该知道的时间已经超过三年,则会出现是否需要保护的问题。
有一种意见认为应严格适用民法通则的规定,即商标权人明明知道有人侵权却又置时效于不顾,不及时采取措施,自然应承担不受保护的结果。另一种意见认为,对于连续实施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如果权利人知道或应该知道之日起至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之日止已超过三年,人民法院不简单地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判决驳回权利人的诉讼请求。在该项知识产权受法律保护期间,人民法院应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额应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三年计算,超过三年的侵权损害不予保护。
加盟商是否有权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规定,加盟商可以通过签订商标使用许可合同获得使用公司注册商标的授权。同时,转让注册商标需要遵守相关规定,确保商品质量,并在商标局进行备案和公告。法院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认定驰名商标是否
商标间接侵权的种类和法律相关知识。其中提到商标侵权行为包括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和主观过错等方面。同时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规定的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包括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行为。
如何避免侵犯他人商标专用权的问题。当事人应关注商标注册情况,加强商标标识管理,并考虑注册防御商标和联合商标以增加保护范围。在商标侵权案件中,被侵权人可以选择在侵权行为地或侵权人所在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一般会采取民事制裁方式处理,包括责令停止侵害
如何保护自己的设计Logo免遭盗用。依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通过商标注册可获得对Logo的专用权,并受到法律保护。商标法规定了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多种行为,包括未经许可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等。一旦发现盗用,可依法采取措施维护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