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需要按照不同的类型和流程进行,本文将对专利申请的种类进行简要介绍。
专利申请的类型如下:
发明专利是指对产品、方法或其改进所提出的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或其结合以及色彩与形状、图案的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应用的新设计。
不同专利申请类型的区别如下:
1. 专利授权时间:
发明专利通常需要大约3年左右才能获得专利权。
实用新型专利通常需要大约1年左右才能获得专利权。
外观设计专利通常需要大约8个月左右才能获得专利权。
2. 专利权的保护期限:
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为20年。
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
申请专利需要提供以下资料:
1. 发明创造名称:
名称应简明扼要地反映发明创造的主题和类型。
2. 背景技术:
描述与本发明创造最相关的现有技术情况。
3. 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
a) 产品类的发明创造:
结合附图,清楚完整地描述各部件名称、相互关系,并说明工作过程。方案应可被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实现。
b) 电子类的发明创造:
提供电路图或框图,并结合图中的电子器件或模块说明其原理。
c) 方法类的发明创造:
包括加工工艺、化工产品、药品、食品等,应详细说明加工工艺步骤、工艺条件,并提供相应的工艺流程图。对于涉及计算机、通讯等领域的方法发明创造,应提供处理过程,并根据需要提供流程图。
4. 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描述本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和优点,且这些优点和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该技术方案而直接获得的。
5. 附图说明:
如有附图,应按照机械制图标准绘制。
6. 实施例:
a) 产品类和电子类的发明创造:
实施例是实现发明创造的一种或多种具体设计方案。如果提供了附图,应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并在零件后标注相应的编号,可以根据需要说明功能、动态构造、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等。
b) 方法类的发明创造:
应详细说明工艺过程、操作步骤和具体的工艺参数等,通常应提供多种工艺参数结合的实施例方案。对于涉及计算机、通讯等领域的方法发明创造,应提供详细的具体实施方案,如流程图等,可以提供多种方案。
专利申请实质审查的时限及相关流程。发明专利申请可在自申请之日起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逾期则视为撤回。审查内容包括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申请人需在第一次审查意见通知书发出后的四个月内答复,后续通知书的答复时间为两个月。答复周期视通知书数量而定,通常
美国专利的保护期限和专利权的含义。保护期限因专利类型而异,发明专利从申请日起计算,外设设计和外观专利则从授权日起计算。对于外观专利,存在特殊规定。专利权是国家授予的权利,强调独占使用其发明创造,具有排他性,非专利权人使用需获授权或许可。
专利实质审查的定义、审查时机、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的专利类型以及实质审查中被驳回的情形。专利实质审查是对申请专利的发明创造是否符合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等实质要件进行的审查。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可随时请求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中会审查专利主题是否
专利驳回复审的费用标准。不同类型的专利复审费用不同,发明专利复审费用为1000元,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复审费用为300元。当专利申请人对驳回决定有异议时,应在三个月内提出复审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复审申请书及证据等。如不符合要求,需按专利复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