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共有专利的使用权应根据约定行使。如果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进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然而,行使专利权时,必须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五条的规定,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共有人对权利的行使有约定的,应按照约定进行。如果没有约定的,共有人可以单独实施或者以普通许可方式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并且许可他人实施该专利时,收取的使用费应在共有人之间进行分配。除非有约定,否则行使共有的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时,应当取得全体共有人的同意。
专利权的折价是指质权人与出质人协议,根据专利权的价格取得专利权的财产权,并从折价款中优先抵偿其债权。如果折价高于债权额,质权人需要将差额返还给出质人;如果折价低于债权额,质权人仍然可以主张差额部分的一般债权。由于专利权是一种无形财产,其价值很难双方认同,因此在协议折价时可以由相关评估机构进行估价。如果协商不成,则只能通过拍卖或变卖的方式实现质权。然而,质权人与出质人进行折价协议时,不得损害他人的利益,特别是在质押前已经许可他人使用专利权的情况下。因为专利权的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有关,价格协议可能会影响到第三人的利益。如果质权人与出质人恶意串通,第三人可以请求撤销其行为。此外,在同一专利权设有多个质权的情况下,也容易对其他质权人造成损害,第三人可以请求撤销其行为。
拍卖是一种公开出卖制度,质押专利权的拍卖通常由质权人提出,并经专业机构评估后由拍卖机构主持拍卖。也可以以质权为基础,质权人向法院主张,判决为一定债权而出卖专利权,这被称为强制执行的出卖。目前,我国对知识产权鉴定、评估机构和拍卖组织及其行为没有完善的规范,这限制了拍卖方式的适用。然而,对于出质人和质权人来说,拍卖是一种较为公平且易于接受的方式。
广义上的变卖包括折价和拍卖。在这里,变卖是指以无公开或强制执行名义向第三人出售。质押专利权的变卖也是由质权人提出,并以质权为基础进行行使。然而,质权人也应当通知出质人,以便出质人进行监督或参与购买。当然,质权人也可以请求法院出售质押专利权。需要说明的是,变卖行为是质权人以自己的名义出售和交付质押专利权,关于第三人是否可以善意取得专利权的转让或实施许可,我国法律尚未有明确规定。然而,为了交易的安全和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我们认为可以适用善意取得原则,当然,第三人必须支付相当的对价。
专利权转让过程中的法律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转让专利权时,需确认专利权的类型和法律状态,了解专利权的稳定性和潜在风险。受让人还需检索专利的法律状况,并核实转让人的身份及专利权的合法性。签订正式书面转让合同并明确专利无效后的处理方式也十分重要。涉及国家利益
专利和技术秘密的有效性及其相关问题。专利的有效性要求在有效期内进行转让或许可实施,技术秘密的有效性取决于其保密性。技术转让合同的核心是技术有关情况的约定,必须明确技术的内在特征和计算使用费或转让费的基础。同时,转让或许可的范围以及转让费用的约定也是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规定,中国单位或者个人向外国人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由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批准。就如何执行该规定的问题,经与商务部会商,现将按照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四条的规定办理向外国人转让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10条的规定,转让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当事人应当订立书面合同,并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登记,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专利申请权或者专利权的转让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因此,专利权的转让需要转让人与受让人共同签署书面的专利权转让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