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是一种具有人身权属性和精神财产权属性的权利。首先,商号权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密切相关,并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其次,商号权具有排他性和专用性,商号权人有权使用其商号,并有权禁止他人重复登记或擅自冒用、盗用其商号,并可通过诉讼要求赔偿。此外,商号权可以根据各国法律规定进行转让、许可使用或设为抵押。
商号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上所述,商号权具有知识产权的特性,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于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有所不同,通常可以分为使用取得主义、登记对抗主义和登记生效主义。在我国相关法律中,采用的是登记生效主义。
以我国为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在规定范围内享有专用权。根据该规定,如果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在国内,只有商号的登记日期早于商标的申请注册日期,当事人才有资格主张其在先商号权。
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厂商名称应在公约所有国家受到保护,而无需申请或注册,也不论其是否组成商标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依据外国法律登记成立的当事人而言,并不要求其商号在中国登记注册,但应证明其商号在中国进行了在先的使用。
商号权与商标权冲突的法律现象。当前,我国法律对商号权的保护存在不足,导致商号权与商标权发生冲突。文章提出解决建议,包括灵活运用现有法律规定、赋予商标和商号合理的法律地位、完善商号与企业名称的定位、借鉴国际做法制定相关法律、构建统一的商号法律保护体系以
商标与商号产生权利冲突的原因。其中,构成相似性、商标与商号的构成要素以及消费者的混淆是主要原因。商标主要用于区别商品或服务来源,而商号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用于表明不同于其他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的特征。由于商标和商号的某些相似性和消费者混淆,导致了权利冲
商号权的主体限制及相关规定。商号权主体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个人不能成为商标权纠纷的主体。企业名称在使用时应保持一致,任何未经许可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都将受到处理。商号注册需遵循强制登记、先申请先核准、分级核定与管理以及主体名称限制等原则。
商号的定义与作用,并介绍了《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相关内容。该规定适用于中国境内具备法人条件的企业及其他需办理登记注册的企业。企业名称需经过登记主管机关核定并注册登记后方可在规定范围内使用,同时主管机关有权纠正不适宜的企业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