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号权是一种具有人身权属性和精神财产权属性的权利。首先,商号权与特定商业主体的人格和身份密切相关,并与主体资格同生同灭。其次,商号权具有排他性和专用性,商号权人有权使用其商号,并有权禁止他人重复登记或擅自冒用、盗用其商号,并可通过诉讼要求赔偿。此外,商号权可以根据各国法律规定进行转让、许可使用或设为抵押。
商号权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综上所述,商号权具有知识产权的特性,是一种无形的财产权利。
不同国家的法律对于商号权的取得方式有所不同,通常可以分为使用取得主义、登记对抗主义和登记生效主义。在我国相关法律中,采用的是登记生效主义。
以我国为例,《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规定,企业名称经核准登记后方可使用,并在规定范围内享有专用权。根据该规定,如果使用未经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将受到相应的处罚。因此,在国内,只有商号的登记日期早于商标的申请注册日期,当事人才有资格主张其在先商号权。
根据《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的规定,厂商名称应在公约所有国家受到保护,而无需申请或注册,也不论其是否组成商标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依据外国法律登记成立的当事人而言,并不要求其商号在中国登记注册,但应证明其商号在中国进行了在先的使用。
企业商号的变更及登记程序。企业名称可变更,但必须在变更决议作出后30天内申请变更登记。变更登记需提交相关文件,包括变更决议、申请书等。商号权具有区域性、公开性和转让性特征。除全国知名企业外,其他商号只能在登记地区享有专有使用权。
商号权的保护范围及商号侵权行为的定义和特征。商号权的保护仅限于已登记注册的商号,商号侵权行为是指同一地区的同业竞争者以不正当竞争为目使用他人相同或类似商号的行为。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商号的概念和特征,商号是商事经营主体在商事交易中的名称,具有区分不同商
商标与商号的定义、权利冲突的本质、产生原因及构成要件以及判断标准。商标与商号权利冲突的本质在于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有合法的形式权利,导致利益冲突。产生原因包括知识产权特点、地域性影响、法律制度不完善等。我国采用“混淆标准”作为判断标准,解决此类冲突需完
商号和商标在功能与作用、表现形式、专用权、有效范围和法律保护程度等方面的不同。商号代表企业信誉,与商品生产者或经营者相联系,商标则用于区别不同经营者的品牌或服务。商号权相对简单,商标权取得需通过注册等程序。商标有效期可续展,理论上可长期持有,商号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