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名不能与驰名商标相冲突,这条原则正逐步得到国际社会公认。尽管这一原则还没有成为国际条约的明文规定,但是包括美国等一些国家和地区都通过立法、行政或司法等方法确立了这一法律原则。进一步问题是,域名与非驰名商标、或者说与普通商标相冲突如何处理。ICANN(InternetCorporationforAssignedNamesandNumbers)于1999年10月通过的《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以下简称UDRP)和《统一域名争议解决规则细则》为我们提供了全新的方案。
根据UDRP,对于域名注册时可能发生与商标的冲突,统一域名纠纷处理机制适用于同时符合以下3个条件的域名争议:1、被提起争议的域名与投诉人所持有的商标或服务标记相同或具有误导性的相似;2、对该域名本身并不享有正当的权利或合法的利益;3、对域名的注册和使用均为恶意。
由于恶意注册与使用域名是构成上述滥用行为的必备条件,因此,并非所有将他人商标注册为域名的行为一概都是滥用行为。这与驰名商标的保护不同。普通商标仅仅被注册为域名尚不足以构成恶意,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注册或获得域名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商标或服务标记的所有者或所有者的竞争者出售、出租或其他任何形式转让域名,以期从中获取扣除了持有域名的相关费用之后的额外收益;
2、注册或获得域名的目的是为了阻止商标和服务标记的持有人通过一定形式的域名在互联网络上反映其商标;
3、注册域名的主要目的是破坏竞争对手的正常业务;
4、以牟取商业利益的目的出发,故意以连接源、赞助者或联接者的形式造成与投诉人所持有的商品或服务标记间的混淆,从而诱使互联网络用户访问自己的网站或者其他联机地址,以及订购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域名纠纷由ICANN在其网站上公布的域名争议解决机构根据UDRP负责受理,并由一定的专家组认定恶意注册和使用域名。一旦认定恶意成立,域名注册机构有权撤销、转让和变更域名注册。但是它并没有剥夺当事人将争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权利,如果域名争议交由法院处理,司法裁判的效力将高于域名争议机构的裁定,所以可以说该程序是行政与司法并行的。
存在权属争议域名购买行为的法律风险。域名在数据传输中标识计算机电子方位,在交易中如存在权属争议,可能导致资金与精力损失。为避免风险,建议在购买前咨询律师并拟定合同,若转让方隐瞒争议应追究违约责任。域名交易专业性强,寻求专业律师协助以确保权益。购买存在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的管辖问题,将案件分为特殊类型和一般类型两类。四川高院对大额诉讼的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有管辖权,其他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特定类型如专利、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纠纷案件,以及涉及驰名商标认定和垄断纠纷案件,由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
摹仿翻译他人驰名商标的法律责任。人民法院对摹仿翻译驰名商标的行为会进行限制和禁止。对于商标侵权行为的种类,包括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销售侵权商品、伪造商标标识等。同时,人民法院在保护驰名商标时会考虑商标注册情况、商标法规定以及驰名商标认定的作用等因素。
域名从最初的技术概念逐渐演变为具有商业价值的标识的过程。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域名成为企业在网络空间的商业形象代表,具有宣传和销售功能。域名的商业标识价值不断上升,成为企业竞争的对象。然而,域名资源有限,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矛盾,导致域名抢注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