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若可能造成相关公众的误认,可能构成侵权或者不正当竞争。认定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需要满足以下要件:
根据公众的一般认知,如果被告使用的域名被认定为原告的域名,就会造成混淆。在这种情况下,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域名权利。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第五条第一款,任何机构或个人认为他人已注册的域名与该机构或个人的合法权益发生冲突,均可以向争议解决机构提出投诉。
根据第八条的规定,如果投诉满足以下条件,投诉应当得到支持:
根据第九条的规定,被投诉的域名持有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其行为构成恶意注册或者使用域名:
在实践中,若发现他人的域名与自己的相似,一般建议公司先发送律师函,争取低成本的协商解决该问题。因此,可由公司内部法律事务人员或外聘律师起草律师函,并发送至对方正确地址,同时保留发送单据,如快递的签收单,以作为将来诉讼时的证据。若公司内部没有法务部门,也可委托外部律师发律师函。
商标和域名之间的区别与共同点。从法律角度看,商标和域名在唯一性、全球性、相似性限制和注册原则上存在区别。但二者都是商业标志,具有经济商业价值,相互关联,并遵循注册制度和先申请原则。商标用于区分品牌或服务,受法律保护;域名是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名称,通过D
浙江金华中级人民法院判决:恶意注册域名侵犯驰名商标,被告应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
浙江金华中级人民法院对一起域名侵权案件的判决。被告宋某注册的“顺时针内衣.com”域名侵犯了原告公司拥有的驰名商标,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恶意侵权,要求停止侵权、注销域名,并赔偿原告公司5万元经济损失。
域名和商标之间的冲突解决途径。根据国际法规,域名和商标权力相互独立,不存在外延性。处理冲突时需区分恶意和非恶意注册,并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对于在后注册的域名与在先注册的商标之间的冲突,民事责任承担原则适用。驰名商标具有特殊保护,其保护范围可延伸到域名领
在中国,发送律师函只是一种自力救济的方式,但侵权人收函后仍不停止侵权的,在后续法律程序中可能被认为是故意及恶意侵权。因此,在查明侵权人信息后,可发送警告函进行维权。以上就是关于知识产权侵权警告通知函的详细介绍。根据上述文章内容,我们可知,知识产权侵权警告通知函是针对涉及了侵犯知识产权但对被侵权人的影响比较小,而且造成的损失比较小的,由被侵权人对侵权人做出的一种书面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