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域名争议 > 准确把握域名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

准确把握域名侵权行为及民事责任

时间:2025-01-16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7260

一、域名纠纷案件的法律规定

为确保案件审理的准确性和法律适用性,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域名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第七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域名纠纷案件时,对于符合第四条规定的侵权情形,应适用相应的法律规定;对于构成不正当竞争的情况,可以适用民法通则第四条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一款的规定。因此,在域名纠纷中,适用的法律包括商标法、著作权法等侵权相关法律,以及民法通则和反不正当竞争法。

二、确定域名纠纷中的侵权主体

在域名纠纷案件中,侵权主体通常是实际使用有争议域名的人,与域名注册人并不完全相同,这给法院正确确定侵权主体增加了难度。因此,原告提供的域名查询结果仅具有初步的证明力,如果有其他证据证明域名注册人与实际使用人不一致,就不能认定域名注册人为侵权主体。根据司法实践,涉及域名实际使用人的其他证据包括网站的ICP备案登记信息、网页上标示的联系人信息、网站版权页上显示的版权信息等。其中,备案登记信息对于确定域名实际使用人具有较直接的证明力。特别是对于经营性网站而言,由于国家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实行许可制度,可以根据ICP备案登记信息确定侵权主体。然而,非经营性网站采用备案制度,其备案是由网站经营者自行在网上进行,备案部门对备案信息不进行实质审核,因此非经营性网站的ICP备案信息没有国家相关管理部门的确认效力,仅具有初步的证据力。

在本案中,出现了“19floor.com”的主办单位姓名为“林阳”,但身份证栏中的身份证号码对应的姓名实际上是“王林阳”。因此,二审法院向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发出司法建议书,建议核实主办单位的准确名称,并严格按照相关的身份证明进行备案。

三、认定注册或使用域名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

根据《解释》第四条规定,认定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需要满足四个要件:(一)原告请求保护的民事权益合法有效;(二)被告域名或其主要部分对原告驰名商标进行了复制、模仿、翻译或音译;或者与原告的注册商标、域名等相同或近似,足以引起相关公众的误认;(三)被告对该域名或其主要部分没有权益,也没有使用该域名的正当理由;(四)被告对该域名的注册、使用具有恶意。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第二个要件。近年来,司法界对驰名商标的认定出现了异化现象,甚至出现了当事人利用域名来“设局”认定驰名商标的案例。为了严格规范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9年发布了《关于审理涉及驰名商标保护的民事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根据该解释第三条规定,在原告以被告注册、使用的域名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近似为由提起的侵权诉讼中,驰名商标的认定不是原告获得救济的必要前提,因此法院不会审查所涉商标是否驰名。此外,在判断原、被告标识之间相似性的问题上,传统商标、商号等领域的相似性判断规则同样适用于域名纠纷领域。

四、注册或使用域名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责任

根据《解释》第八条规定,被告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的民事责任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被告承担民事责任的一般方式是停止侵权、注销域名。如果仅判令被告停止使用域名,并不能真正消除对原告权益的侵害状态,因此需要确认这种状态无效并予以消除,即注销域名。判决被告注销域名时,被告应当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办理域名撤销登记手续。如果被告逾期不履行,原告可以请求法院向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强制执行。本案中,法院判决的民事责任是注销域名。其次,原告可以请求判决将被告域名判归其所有,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判令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这种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借鉴了国外的一些做法,直接将域名判归主张权利的一方。但在适用这种责任方式时,需要特别注意其可执行性。因为如果被告仅是该域名的使用人,而非注册人(且注册人可能是虚假的或无法找到),直接判令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可能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区分处理。如果判决归原告注册使用该域名,原告可以凭判决书到域名注册管理机构办理域名转移手续,必要时,法院可以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第三,如果原告能够证明被告的行为给其造成了实际损害,法院可以判令被告赔偿损失。如果原告没有因被告恶意注册域名而遭受实际损失,则无需赔偿损失。

(本文由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庭长周根才提供)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违反域名争议解决办法的情形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域名争议解决办法中违反相关规定的情形。主要包括域名与投诉人名称相同或相似且足以导致混淆、域名持有人无合法权益以及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等情形。同时,相关法律条款对于投诉支持条件和恶意注册或使用域名的情形也进行了阐述。

  • 侵犯商标权的行为及其理解

    商标侵权的定义以及具体的行为表现,如未经许可使用注册商标、销售假冒商品等。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商标侵权的责任,包括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于商标侵权行为,应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损失,同时消除影响并恢复名誉等。行政责任方面则包括责令停止侵权、没收销毁侵权

  • 如何办理域名过户?

    如何办理域名过户以及如何处理域名纠纷。办理过户需要创建模板并提供相关材料,如身份证或营业执照等,然后通过关联域名完成过户流程。对于域名纠纷,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只有满足特定条件才能认定被告的行为构成侵权或不正当竞争,如被告具有恶意注册、使用域名等行为。

  • 商标与商业域名权利冲突的法律争议形态

    商标与商业域名权利冲突的法律争议形态,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关于将他人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注册为自己的域名引发的争议,包括恶意注册、意外巧合和合理注册三种情况。第二类是域名与商标相互注册引发的争议,也称为域名的反射劫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高知名度域名

  • 国际域名纠纷案件判决书
  • 隔壁门市房起火损失的赔偿问题
  • 高空坠物造人损伤承担何种责任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