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法 > 其它知识产权相关 > 知识产权法规 > 审查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审查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

时间:2020-05-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47556
在银行或者公司的业务活动中,总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账务的,大家知道这些账务应该要怎么样进行审查吗?审查应收账款的实质性程序有哪些内容呢?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包括相应的坏账准备)明细表(含账龄分析):

(1)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与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是否相符;结合坏账准备科目与报表数核对是否相符;(2)检查非记账本位币应收账款的折算汇率及折算是否正确;

(3)分析有贷方余额的项目,查明原因,必要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作重分类调理;

(4)结合其他应收款、预收账款等往来项目的明细余额,检查有无同一客户多处挂账、异常余额或与销售无关的其他款项(如代销账户、关联方账户或雇员账户);(5)标识重要的欠款单位,计算其欠款合计数占应收账款余额的比例。

2.对与应收账款相关的财务指标进一步分析:

(1)分析信用政策是否发生变化,计算本期应收账款借方累计发生额与营业收入百分比,并与上期及管理层的考核指标进行比较;

(2)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等指标,与被审计单位以前年度指标、同行业指标对比分析,是否存在重大异常。

3.实施应收账款函证程序(除非有充分证据表明应收账款对财务报表不重要或函证很可能无效,否则,应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如果不对应收账款进行函证,应在工作底稿中说明理由。如果认为函证很可能无效,应当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1)根据分析的账龄和标注的重要欠款单位,选取适量的样本函证;(2)对函证实施过程进行控制:询证函应由注册会计师直接收发;被询证者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回函的,应要求被询证者寄回询证函原件;如果未能收到积极式函证回函,应当考虑与被询证者联系,要求对方作出回应或再次寄发询证函;

(3)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汇总表”,分析评价函证结果。核对回函内容与被审计单位账面记录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分析不符事项的原因,编制“应收账款函证结果调节表”,并检查支持性凭证;如果不符事项构成错报,应重新考虑所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4)针对最终未回函的账户实施替代审计程序(如实施期后收款测试、检查运输记录、销售合同等相关原始资料及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部门等)。

应收账款简介

应收账款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包括应由购买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负担的税金、代购买方垫付的各种运杂费等[1]。

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销售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因此,应收账款的确认与收入的确认密切相关。通常在确认收入的同时,确认应收账款。该账户按不同的购货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账户进行明细核算。

应收账款表示企业在销售过程中被购买单位所占用的资金。企业应及时收回应收账款以弥补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耗费,保证企业持续经营;对于被拖欠的应收账款应采取措施,组织催收;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凡符合坏账条件的,应在取得有关证明并按规定程序报批后,作坏账损失处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涉外经济合同成立的实质条件

    涉外经济合同成立的实质条件,包括合同当事人的身份信息、合同签订日期地点、合同类型和标准种类范围等,并强调了明确这些条件的重要性,以确保合同履行的准确性和解决争议的依据。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如何降低涉外经济合同签订的风险,包括增强风险意识、审查辨别往来票

  •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 法院对申请执行应进行实质审查什么

    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提出的强制执行申请的审查内容,包括实质审查和程序审查两个方面。实质审查主要审查申请材料的真实合法性、证明能力和事实法律依据;程序审查则主要审查申请机关的主体资格、行政强制执行权和被执行人的行为。通过这两方面的审查,人民法院确保执行申

  • 立案审查制与立案登记制的区别

    立案审查制与立案登记制的定义和区别。立案审查制是对诉讼要件进行实质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而立案登记制仅对形式要件进行核对,符合规定的当场登记立案。两者的不同在于诉讼起点、立案条件和对当事人起诉权的保障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立案登记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律师见证的定义和目的
  • 工伤可申请法律援助吗
  • 检察院抗诉法院改判几率大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