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对发明专利申请采取实质审查制度,即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
实质审查是指国家知识产权局对发明专利申请的文件进行详细研究,对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检索,确定该申请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特别是与专利性相关的规定,最终决定是否授予专利权。实质审查程序从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实质审查部门接收初步审查部门送来的申请案卷开始,到发出授予发明专利权的通知或驳回申请的决定或撤回申请为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五条规定,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如果申请人没有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该申请将被视为撤回。
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认为必要时,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发明专利的申请人在请求实质审查时,应提交与其发明有关的参考资料。如果发明专利已在外国提出申请,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要求申请人在指定期限内提交该国用于审查申请的检索资料或审查结果。如果没有正当理由逾期不提交,该申请将被视为撤回。
确定申请专利的主题是否符合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的要求,是否属于不可授予专利权的范围。
确定申请专利的主题是否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
确定专利申请是否符合发明单一性的要求。
判断申请人对申请提出的修改或分案申请是否超出原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的范围。
在申请要求优先权的情况下,检查是否存在其他人在优先权日和申请日之间针对同一主题提出的专利申请,或者是否存在在此期间公开的相关对比文件。
根据检索出的对比文件,判断发明专利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是否具有新颖性和创造性,以及要求保护的发明是否具有实用性。
检查说明书是否对申请所要求保护的发明进行了清晰、完整的说明,使相关技术人员能够实施该发明。
检查权利要求是否清晰、简明地表述了所请求保护的范围,以及是否以说明书为依据。同时,独立权利要求是否包括了解决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必需的技术特征。
上述实质审查问题在初步审查中已经涉及,但初步审查只解决了明显的实质性缺陷,实质审查将进一步审查这些问题。
涉港、澳、台知识产权诉讼的处理方式,以及在涉外和国内知识产权诉讼中的不同处理方式。对于外国当事人作为原告的情况,法院需审查其在中国提起诉讼的法律依据。中国已加入多个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条约,并与多个国家签署双边协定。在涉内知识产权诉讼中,原告需证明其与案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专利审查指南》的规定,对专利局发出的审查意见通知书,申请人应当在通知书指定的期限内作出答复。此外,《指南》对答复的方式与答复的签署也作了说明。直接提交给审查员的答复文件或征询意见的信件不视为正式答复,不具备法律效力。
官费原价3450元包含:申请费:900元,文件印刷费:50元,实质审查费:2500元。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费用减缓办法》:符合条件的申请人,为一个个人或一个单位可减缴80%,为其他情况可减缴70%。
允许申请人在三年内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的规定,可以起到鼓励申请人早日提出发明申请的作用。如果该项发明确实能取得较大收益时就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提出实质审查请求,缴纳实质审查费。如果发现该发明专利申请存在着无法挽回的缺陷或经济效益较差时,则可不再提出实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