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耕地能否得到征地补偿
时间:2024-04-29 浏览:3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农村的人到城市发展比比皆是,他们原来在农村是有耕地,去城市发展后耕地也就弃耕了。后来这些弃耕地被政府征收用于建设公路,此时弃耕地的主人也担心自己无法拿到补偿。那么,弃耕地能否得到征地补偿?针对相关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做了详细介绍。
弃耕地的征地补偿问题
一、弃耕地的征地补偿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如果集体没有收回承包地,应当给予补偿。征收土地方案经依法批准后,由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并将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的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二、农村征地存在的问题
(一)宣传工作不到位
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对征地拆迁的好处了解甚少,这表明宣传工作不到位。例如,小城镇建设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促进农村城市化,使农民的经营多样化。修建道路也是一项惠民工程,只有把路修好了,农民才能更好地走出大山,与外界交流。此外,温泉工程可以带动村里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然而,这些好处往往被农民眼前的征地补偿费所掩盖。这说明镇里和村里的宣传工作不到位,没有向农民清楚地解释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导致农民只关注少量的补偿款,而拒绝征地拆迁。
(二)法律法规不健全
首先,长期以来,农村房屋拆迁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对农民房屋的私有财产权,一直采取忽略或放任态度。法律法规中,房屋仅被包含在“附着物”之中,严重混淆了农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和房屋的私有性质。地方政府在办理农村房屋拆迁补偿事宜时主要参照国有土地上的城市房屋拆迁补偿办法进行,有的甚至连参照的资格都没有,农民公平受偿权利在法律上受到了不当的限制。这种法律的移位,不能不说是我国法律的一大缺憾,也导致拆迁中出现许多暴力。其次,农民对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接受程度较低,认为土地是自己私有的或承包的,国家无权征收或得由自己定价,这些都导致征地困难。
(三)补偿方式相对单一
目前,征地安置的主要方式是一次性货币安置,即一次性发放安置补助费。这种方式操作简单,只要按法定标准计算安置费用,发放到人就可以了。然而,货币安置虽能解决被征地农民的暂时生活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征地工作顺利进行,却难以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一些农民一旦失去土地,缺少谋生手段,加上农民自身的理财能力和投资能力偏弱,就会面临生计问题,最终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这种单一的金钱补偿方式,使一些真正依靠种地为生的农民感到不安全,也导致土地征用困难。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
农村承包地征地补偿款的分配方式。对于征收农民承包地,村集体预留部分补偿款用于社保,土地补偿费主要用于补偿被征地农民;对于非农民承包的其他集体土地,补偿费分配给全体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承包地转包后,农民可获得土地补偿金、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
-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包括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行政许可等十二种情况不服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具体内容。该法规定了详细的诉讼范围,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
如何维权: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
农民朋友遭遇“以租代征”后的维权方式。文章指出,如果与政府部门签订了无效的土地租赁合同,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确认其无效并要求返还土地。若被政府部门强行占地,可提起行政诉讼。文章还阐述了行政侵权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案例分析指出占用土地行为属于行政侵权行为
-
代征地的性质
代征地的性质,包括其定义、费用事项等。代征地是指城市建设工程中代征的公共用地,涉及征地土地使用权性质、项目来源和费用确定方式等。代征地费用按建筑面积和土地面积计算,包括依据地块现状建筑面积、土地面积、整个建设项目征地拆迁费用等来确定。此外,还存在一些
-
如何评定工业用地征收补偿标准的合理性
-
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相关法律依据
-
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款问题投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