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了改善生活状况,很多农民利用农闲季节甚至全年都到城里打工。可以说进城务工只是为了挣钱弥补生产和生活需要而暂时离开村集体经济组织,属于勤劳致富的流动人口。进城务工人虽然离开乡村来到城镇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也不意味着放弃村集体经济组织各种应受益权益的分配。因此,在其承包的土地被征收的情况下,不能取消他们的土地承包权和村民待遇,也不能停止收益分配,他们有权与其他村民一样享有征地补偿费的分配权。实践中对于进城务工的人员是否有权参与驻地补偿款的分配,也不能绝对地一刀切,而应根据具休情况加以决定:对下面两种情况就应特殊对待:
一是进城务工的人员已经考取了国家公务员,其身份已经不再是农业户口,已经享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及各种社会保障待遇,再参与村集体经济组织收益的分配就与我国现行的法律、政策相违背了,因此其不应再参与土地补偿费的分配;
二是进城务工的人员被正式招工录用或者称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法定代表人,并具有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及住宅条件,无须依赖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资料的,在分配征地补偿费时对其也可以不予分配。
根据《土地管理法》四十七条规定,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征地补偿款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补偿费。而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征地单位一般是与村委会或村民组签订征地合同,并将征地补偿款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直接支付给村委会。实践中,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用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二十六条规定直接支付给失地农民没有异议外,对于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分配却存在着不同的争议,而之所以产生争议则是因为农村的“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男女地位不平等、特殊主体的分配不合理等一系列农村社会问题所造成的,而其中对于分配起决定影响的则当属“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问题,实践中对于集体成员资格的认定一般以户籍为原则,但户籍又不是唯一依据,还应结合地权进行考虑。
通俗来讲,如果某人的户口在本村,只要他(她)的农民身份没有改变,那么他(她)就享有地权,在土地被征收时就应以集体成员的资格分配土地补偿款;即使某人的户口迁出了本村,也不能简单粗暴的掠夺他(她)身为本村集体成员的资格,还要看他(她)是否还以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为经济来源,为本村集体所尽的义务大小等多因素综合考虑。
广东省征地补偿保护标准,特别是针对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三类区片区和其他一些四类区片区的补偿标准。补偿标准包括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不包括青苗及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用。征收农民土地补偿应确保被征地农民的生活水平不降低,特殊情况下的土地利用应获得更高补偿
出嫁女、大学生、现役军人等是否享有土地征收补偿款的权利问题。依据我国法律规定,这些人若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则可主张征地补偿款。补偿款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但具体分配办法可能受地方性法
如何维权当征收补偿不合理的问题。当对国家的征用农村土地方案有异议时,应在法定期限内向相关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异议,并提供征地补偿和安置方案的异议。部门会审议这些异议,并安排听证会如果需要的话。如果方案确实需要修改,将根据相关法规和批准方案进行修改。
中国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农民状告政府违法征地的法律依据。包括国家依法征收土地的原则、耕地保护政策、征地审批权限、征地补偿标准、补偿安置方案的公告以及征用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公告和补偿费标准等。同时,文章还提到了广东省实施土地管理法的具体办法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