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国有林地的要求是什么
承包国有林地,需要取得当地林业局的同意,并且需要签订林地承包合同,约定承包期限,需要按照约定的用途使用林地。
承包林地风险防范:
政策风险需放心
目前,各省市都出台了相应的林地林权相关的各类政策,规范了林地的流转方式,这无疑给了林地投资者一颗“定心丸”。
以山东青岛为例,据其林业局相关人员介绍,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以明晰产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其主要任务和核心是明晰产权,就是在坚持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通过家庭承包经营方式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中央关于集体林改的基本原则、基本精神不能动摇,必须保证农民平等享有对集体林地林木产权的初始分配权,人人有份。温家宝总理在考察林改工作时提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最终结果应该是,山更绿、水更清、农民更富、环境更好。
选场地应多加考察
据介绍,青岛市集体林地存在山区、丘陵、平原三种类型,林地条件差别较大,森林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市林业局多位人士提醒说,由于不同场地的地理条件不同,这就要求市民在做具体的投资时一定要多加选择。目前,在平度、莱西、城阳等地,相当多的山头林地都由投资者进行了早期开发,达到了“三通一平”的条件,这些地方的基础设施较好,但承包价格自然就高些。
投资方式要合身
承包林地后,要做怎样的投资,这是林地投资中的一件大事。种树木、种药材、养动物,还是来个休闲农场,这些都是要经过仔细考察,才能做出结论的。林地投资,并不是一种能快速得到回报的投资方式,它需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因此,林地投资必须选择合身的“衣服”才能做到将利益最大化。
遇纠纷有合同撑腰
据了解,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诸多步骤和环节中,勘界发证和落实责任最为关键。勘界是明晰产权的基础,林权证是落实产权的法律文书。承包方与发包方要签订书面承包合同,明确双方在林地林木保护、荒山造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责任,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承包方不能改变林地用途,不得损毁林地。发包方要尊重承包方的承包经营权,不得非法变更、解除承包合同,不得干涉承包方的生产经营活动,并努力为承包方提供生产、技术、信息等服务。这意味着承包双方一旦发生纠纷,都将由合同说了算。
机动地的承包年限问题。机动地是为了解决人地矛盾而预留的土地,但存在负面作用和问题,如难以预测人地矛盾发生几率和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等。中央有关文件强调控制机动地比例,不得超过耕地总面积的百分之五。为解决人地矛盾,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农村土地承包法对机动地
土地承包合同的签订要求,包括签约主体信息、土地信息、承包期限、土地用途、权利和义务以及违约责任等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双方在签订合同时需要关注的关键点,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保障双方的权益。
林地承包合同的范本,包括甲乙双方的基本信息、承包林地的内容、面积和地点、承包期限等。合同中还详细说明了林木收益分配方式、种植密度、采伐与纳税的规定以及双方义务等内容。旨在促进林业生产,合理利用林木资源,加快国土绿化进程。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概念。它是一种用益物权,涉及集体或个人对国家所有土地的使用权利。通过合同约定,个人或集体可获得对耕地、林地等的占有、使用和收益权,并从事相关农业生产。法律保护自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合适的法律咨询,可了解权益和义务,避免和解决纠纷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