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公司法 > 公司类型 > 私营企业 > 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有哪些

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有哪些

时间:2020-07-21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59571
我们知道,在收购企业中,支付对价的形式至关重要。不同的支付方式各有利弊,企业需要综合权衡考虑,以确定效益达到最佳。那么,收购企业支付对价的形式有哪些呢?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现金支付

现金支付是指收购方支付一定数量的现金,以取得目标企业的所有权。现金方式并购是最简单迅速的一种支付方式。对目标企业而言,不必承担证券风险,交割简单明了。缺点是目标企业股东无法推迟资本利得的确认从而不能享受税收上的优惠,而且也不能拥有新公司的股东权益。对于收购方而言,现金支付是一项沉重的即时现金负担,要求其有足够的现金头寸和筹资能力,交易规模也常常受到筹资能力的制约。

(二)股权支付

股权支付也称换股并购,指收购方按一定比例将目标企业的股权换成本公司的股权,目标企业从此终止或成为收购方的子公司。换股并购对于目标企业股东而言,可以推迟收益的计税时点,取得一定的税收利益,同时也可分享收购方价值增值的好处。对收购方而言,不会挤占其日常营运资金,比现金支付成本要小许多。但换股并购也存在着不少缺陷,如稀释了原有股东的权益,每股收益可能发生不利变化,改变了公司的资本结构,稀释了原有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等。

(三)混合并购支付

并购企业支付的对价除现金、股权外,还可能包括可转换公司债券、一般公司债券、认股权证、资产支持受益凭证、承担的债务、划转的资产,或者表现为多种方式的组合。并购实务中,常见的支付对价组合包括:现金与股权的组合、现金和承担的债务的组合、现金与认股权证的组合、现金与资产支持受益凭证的组合等。将多种支付工具组合在一起,如搭配得当,选择好各种融资工具的种类结构、期限结构以及价格结构,可以避免上述两种方式的缺点,既可使收购方避免支出更多现金,造成企业财务结构恶化,也可以防止收购方原有股东的股权稀释或发生控制权转移。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收购人为终止上市公司的上市地位而发出全面要约的,或者因不符合本办法第六章的规定而发出全面要约的,应当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以依法可以转让的证券(以下简称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应当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被收购公司股东选择。

《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收购人可以采用现金、证券、现金与证券相结合等合法方式支付收购上市公司的价款。收购人以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应当提供该证券的发行人最近3年经审计的财务会计报告、证券估值报告,并配合被收购公司聘请的独立财务顾问的尽职调查工作。收购人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债券支付收购价款的,该债券的可上市交易时间应当不少于一个月。收购人以未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必须同时提供现金方式供被收购公司的股东选择,并详细披露相关证券的保管、送达被收购公司股东的方式和程序安排。

收购人聘请的财务顾问应当对收购人支付收购价款的能力和资金来源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详细披露核查的过程和依据,说明收购人是否具备要约收购的能力。收购人应当在作出要约收购提示性公告的同时,提供以下至少一项安排保证其具备履约能力:

(一)以现金支付收购价款的,将不少于收购价款总额的20%作为履约保证金存入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指定的银行;收购人以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证券支付收购价款的,将用于支付的全部证券交由证券登记结算机构保管,但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除外;

(二)银行对要约收购所需价款出具保函;

(三)财务顾问出具承担连带保证责任的书面承诺,明确如要约期满收购人不支付收购价款,财务顾问进行支付。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费差益与费差损的定义

    费差益与费差损的定义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费差益指实际营业费用低于预定费用时产生的盈利,可反映企业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费差损则指实际费用超出预定费用时的亏损,可能暴露企业管理问题。企业应重视费差益的实现和费差损的解决,以提高盈利能力和保证可持续发展。

  • 外商投资企业享受优惠政策的补缴税款是否需要加收滞纳金的问题

    外商投资企业在享受优惠政策后补缴税款时是否需要加收滞纳金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除因税务机关责任导致的税款追缴外,其他情形应加收滞纳金。因此,在补缴已享受的定期减免税税款时,需要按照CTAIS系统自动生成的滞纳金缴纳。

  •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包括产业间和产业内的转型升级,转型方式的多样性,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升级以及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和方向。企业可以通过产业创新、股份制转型、科学管理、科技创新和合作联盟等路径实现转型升级,从而适应市场竞争和提升自

  • 个人独资企业名称变更登记条件

    个人独资企业名称变更登记的条件。包括与同行业企业名称不重复、与其他企业名称不重复、与注销或被吊销企业名称不重复等要求。特殊字样如“中国”、“中华”等需审批。冠省名也需审批,且必须符合国家规定。

  • 民营企业债权融资方式
  • 非公司私营企业是否具有法人资格
  • 民营企业调整的合法依据和必要性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