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董事会会议的效率,许多国家的公司法规定了董事会会议的召集人和程序。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负责召集并主持。若董事长因故无法履行职责,可以由董事长指定的副董事长或其他董事代行职权。如果董事长无故不履行职责,也未指定具体人员代其行使职责,那么副董事长或者超过一半的董事可以共同推举一名董事负责召集会议。
在召开董事会会议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召集程序,并提前向董事发出会议通知。各国的公司法通常不会对会议的召集期限和程序做出限制性规定。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召开董事会会议时,应当在会议召开前的10天通知全体董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的定期会议应当在会议召开前的10天通知全体董事,而召开临时会议时,可以另行确定召集董事会的通知方式和召集时限。董事会会议的通知应包括会议日期和地点、会议期限、事由及议题、通知发出的日期等内容。
董事会会议是指董事会在其职责范围内召开的会议,旨在研究和决策公司的重大事项和紧急事项。董事会会议由董事长主持召开,可以邀请相关部门和人员列席,根据议题的需要。董事会会议不包括部分董事聚会商议相关工作的情况,也不包括董事会仅以传阅方式形成书面决议的情况。
董事会会议是董事会议事的主要形式,董事按规定参加董事会会议是履行董事职责的基本方式。
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过程中需要提交的一系列必要材料。包括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代表或代理人证明、会议记录、公司章程等文件,以及发起人的资格证明、验资证明、非货币财产出资证明等。此外,还涉及董事、监事和经理的任职文件、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住所使用证明等。
股东会议的组成和规定,包括议事方式和表决程序、决议的表决要求、修改公司章程的决议、股东会议的表决方式、首次股东会议的召集和主持、定期会议和临时会议、董事会的召集和主持、会议通知和记录等方面的内容。涉及重大决策如公司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等需代表股东表决权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问题。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决议无效;新公司法更强调决议程序的严谨性,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决议可撤销。董事应对董事会决议负责,违反规定造成公司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但表决时曾表明异议的董事可免责。
美国和中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发展。美国证监会要求上市公司设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而中国证监会发布了相关指导意见强制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代表股东利益和公司利益,有助于公司规范经营和发展。虽然非上市公司仍多采用家族式治理,但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