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部门:浙江省宁波市人民政府发布文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规范企业法人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变更、注销企业法人适用本办法。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设立面向社会从事商品生产经营和服务活动的单位,都必须依照本办法办理登记手续。第三条企业法人的设立实行直接登记制。经营涉及国家垄断、产业政策限制、社会安全和人民身心健康的行业或者项目,按法律、法规规定在企业法人登记前应依法办理审批手续。第二章登记机关第四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主管全市的企业法人登记注册工作,并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授权负责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管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根据需要设立派出机构。第五条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的指导下按照分级登记的原则负责本辖区内企业的登记工作。第六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可以授权或委托下级登记机关代理其登记或办理具体登记工作。各级登记主管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对下级登记机关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决定,上级登记机关有权要求其纠正或直接予以纠正。第三章登记事项第七条企业法人的登记事项以登记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为准。登记机关有权纠正已登记注册的不符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登记事项。第八条企业名称应当符合有关企业名称登记管理的规定,企业名称由登记机关核定,受国家法律保护。未经登记机关核准登记注册的企业名称不得使用。第九条设立企业法人应当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国家法律、法规规定设立企业法人必须报经审批的,应在报经审批前办理名称预先核准。第十条企业法人的住所是企业法人主要经营场所和办事机构所在地,经登记机关登记的住所只能是一个。企业法人的住所地应当在其登记机关辖区内。企业法人办事机构和主要经营场所分设的,由有管辖权的登记机关分别予以登记注册。第十一条企业法人的注册资本为全体投资者的出资额,经注册登记后不得抽回。投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外商投资企业根据法律、法规规定,按合同、章程载明的注册资本、出资方式、出资期限出资。第十二条企业法人的经营范围应当符合其设立的宗旨,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允许跨大类、跨行业经营。企业法人应当在登记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第四章设立登记第十三条设立企业法人,应当由全体投资者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登记机关申请名称预先核准。申请名称预先核准,应当提交下列文件:(一)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书;(二)投资者的资格证明;(三)企业登记注册机关要求提交的其他文件。申办企业法人的投资者应是在中国注册的企业法人或者国家允许投资的机关事业、社团法人和符合规定的自然人;境外投资者必须是外国(地区)公司、企业、经济组织和个人。
董事长的权利和职责。董事长由董事会选举产生,有权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并检查决议实施情况。副董事长协助董事长工作,在董事长无法履职时,将代为履行。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董事长需提前通知全体董事和监事。此外,特定情况下可召开临时会议。
独立董事的定义和角色,包括其独立性、特权和责任。独立董事是独立于公司股东和管理层的专业人士,能够对公司事务做出独立判断。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具有多项特权,如重大关联交易的认可权、会计师事务所的聘用和解聘提议权等。独立董事的决策需要取得多数同意,并在董事会
企业内部存货管理的授权与控制问题。详细阐述了存货接触的授权与限制、存货的请购与采购控制、存货的验收与保管控制、领用与发出控制以及盘点与处置控制等方面。通过建立健全的存货管理制度,企业可以更好地管理存货,确保其处于最佳库存状态,并降低存货损失风险。
高级管理人员的资格要求及义务。对于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被限制行为能力、因犯罪行为受到刑罚、在破产公司中担任职务并对破产有责任、被吊销执照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个人债务未清偿等情况下的人员不得担任。此外,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需遵守法律和公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