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调控公司并购或股权转让过程中的风险
时间:2023-11-0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怎样调控公司并购或股权转让过程中的风险
股权转让协议中的财务法律风险及防范措施
引言
在股权转让协议中,由于股权受让方不可能比转让方更了解公司的财务状况,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必然给股权受让方带来风险。为了避免财务法律风险,股权受让方需要加强对财务帐面背后的隐形法律风险的防范。
披露和保证条款
避免财务法律风险的最直接方式是在转让协议中完善披露和保证条款。双方通常以“就本方所知”作为陈述和保证的前提条件。陈述和保证条款应明确表示转让方所披露的信息和提交给受让方的相关信息都是准确完整的,并且不会对交易造成实质性影响。如果陈述有错误或遗漏,转让方应赔偿受让方或受让方保留解除合同的权利。
过渡期条款
由于股权转让协议从签署至股权实际交割日存在一个过程,在这个过渡期也面临很大风险。为了避免双方权利义务在这段期间内发生变动,应在协议中明确规定双方在此期间的权利与义务。这些条款被称为过渡期条款。在过渡期内,转让方应承诺在此期间承担妥善经营的义务,并征得受让方的书面同意。转让方的承诺包括资产合法性、未发生不利影响的变化、无负债、未进行资产转让、无限制的权利等。
其他条款
除了披露和保证条款以及过渡期条款,股权转让协议还应包括其他重要条款,如政府核准、其他股东优先权的放弃、章程的规定等。这些条款的目的是确保在转让过程中双方的权益得到保护。
员工和劳动力及其安置问题
在股权转让协议中,还应涉及员工和劳动力及其安置问题。转让方应负责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包括安置和保护在职员工以及办理退休、休养等员工福利。转让方还需承诺不减少或终止员工的合同,并未采用新的员工福利计划。
结论
无论双方对交易的风险如何约定或划分,股权转让过程中对转让方的债权债务进行合理预见并对其中的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规制是极为重要的。陈述和保证条款以及其他相关条款都应得到充分注意和慎重斟酌,以确保双方的权益得到充分保护。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及需要携带的材料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
公司收购流程
公司收购的流程。首先签署收购意向书,确定基本收购意向并进行相关准备。接着,收购方需要作出收购决议,目标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放弃优先购买权。然后进行尽职调查,签署收购协议。最后,办理后续变更手续,包括股东变更、法人变更等。收购流程涉及法律和财务问题,需要谨
-
上市公司对亏损企业的收购
上市公司收购亏损企业的现象及策略意义。收购可以通过获取不良资产进行,但溢价不能过高。国际企业收购有助于实现对外发展战略,可以迅速扩大生产规模、开拓新市场,获取关键技术和人才等,以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利润水平。但同时需要注意溢价的合理性,确保收购的可行性和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
-
公司股权变更登记程序
-
公司经营范围变更的规定
-
怎样调控公司并购或股权转让过程中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