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司法的规定,股东有权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但法院不一定会支持其诉讼请求。此外,公司的股东也有权决定是否解散公司。通常情况下,当公司资不抵债时,股东可以召开股东大会并进行解散决议。
(一) 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无法通过其他方式解决,并且继续存在会对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10%以上的股东可以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
(二) 股东向法院申请解散公司是其在公司法下拥有的程序性权利,法院必须保护这一权利。如果股东的起诉符合公司法182条的规定,法院应受理该请求。然而,法院是否支持股东要求解散公司的诉讼请求,将根据审理查明的事实进行判决。
(三) 法院在受理后,需要审理查明公司是否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如果确认存在严重困难,法院将判决解散公司;如果不存在,法院将驳回股东的诉讼请求。
(四) 公司的经营管理包括外部经营管理和内部管理。判断公司经营管理是否出现严重困难的重点在于公司内部管理是否存在严重障碍,例如股东会机制失灵、无法进行经营管理决策等。不能仅仅以公司资金缺乏或严重亏损等经营性困难来判断,应该从公司组织机构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即使公司处于盈利状态,但如果股东会机制长期失灵,内部管理存在严重障碍,公司已陷入僵局状态,也可以认定为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因此,公司是否盈利并非判断公司经营管理出现严重困难的必要条件。
(五) 无论股东是否有权提起解散公司的诉讼,其仍有义务履行出资的责任。如果法院判决生效后,股东仍不履行出资义务,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