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出现僵局时如何通过司法解散公司
时间:2024-11-06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司解散是指已经成立的公司,基于一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公司法人人格发生消灭的行为和程序。那么,公司出现僵局时如何通过司法解散公司?以下,是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的相关知识,欢迎阅读!
公司出现僵局时如何通过司法解散公司
公司解散之诉的条件
根据《公司法》规定,当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无法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且继续存续会对股东利益造成重大损失时,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解散之诉是公司股东启动司法程序,通过司法的强制力强制解散公司的诉讼。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第一条,法院受理公司解散之诉的条件有以下四种:1、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并且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2、持续两年以上,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无法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决议,并且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3、公司董事长期冲突,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解决,并且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4、经营管理发生其他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
解散请求的限制
对于股东提出解散请求的条件未达到的,如公司股东的知情权、利润分配请求权受到损害,公司亏损、财产不足以偿还全部债务,或公司被吊销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未进行清算等,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根据以上规定,股东提出解散公司之诉除了需要满足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条件,还需要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即所谓的“公司僵局”。
解散请求的审查
对于解散请求的条件是否成立,应进行实质审查。司法解释并未进一步解释这个前置性条件,但这样的规定是基于公司成立后的永久存续性特征。所谓的“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指的是公司在治理机构和治理状态方面出现了“冲突”和“僵局”,而不仅仅指公司商业经营能力陷入困境。因此,小股东往往是基于与大股东之间的矛盾提起解散公司之诉。法院在审查公司是否应解散时,应更加关注股东之间矛盾是否有其他解决途径。公司解散案件的前置程序性条件的设置目的不仅是保护公司的永久存续性,更是尊重公司作为独立法人的自主权。公司的自主权实际上是股东的自主权,当股东的自主权发生冲突,公司的“人合性”特点崩塌时,法院在审理该类案件时需要重点审查如何寻找其他途径以维持公司的“资合性”特点。随意解散公司会对社会经济以及相关人员、债权人等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防止股东权利滥用,法律对司法解散公司做出了严格规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只有在其他途径无法解决时,才赋予股东请求解散公司的权利。即使股东已经诉诸法律,公权力机关介入股东之间的纠纷时,也尽可能不强制解散公司,可以通过股东离散而非公司解散的方式解决股东之间的矛盾。
避免公司解散的措施
当公司的人合性无法继续存在时,为保护小股东权益和考虑公司的永久存续性,以及避免大股东在公司解散后可能遭受的损失大于小股东的损失,可以通过大股东收购小股东的股份、公司回购,或以合理价格将小股东的股份转让给与公司大股东经营理念和方式更契合的人等方式,避免公司解散。虽然对于公司僵局的认定条件较为严格,但当公司僵局确实出现,股东基于自身利益保护而不愿达成和解以维系合作关系,并且已经导致公司无法继续经营时,法院应更多地从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角度出发,解散公司,以避免进一步扩大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注销及需要携带的材料
公司注销的含义及条件,以及进行公司注销时需要携带的材料和具体流程。公司注销包括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解散决议、工商局申请清算备案、办理税务完税证明等步骤。只有经过合法的清算、注销程序,公司才能从法律意义上消灭,免除相关责任。
-
公司法董监高转让股份限制
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转让股份的限制。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转让的时间限制、比例限制以及可转让股份的计算方式等。对于新增股份的转让也有具体的规定,同时要求相关人员报告股份变动情况,违规者将面临处罚。
-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
公司倒闭员工补偿:权益保障与法律依据
公司倒闭时员工权益的保障与法律依据。劳动者有权获得工资、医疗、伤残补助和抚恤费用的补偿,高管的工资按职工平均工资计算。基本养老、医疗保险费用应划入员工个人账户,但根据破产法的清偿顺序,社会统筹账户费用可能得不到优先偿还。法定补偿金包括终止劳动合同应支
-
股权转让合同的要点
-
股东放弃股权的法律途径
-
公司判决解散的申请执行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