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在发病期间才禁止结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间是允许结婚的。
1950年婚姻法曾规定,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禁止结婚,1980年婚姻法取消了这种提法。但很多宣传材料在解释“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时候,仍援引‘精神失常未经治愈’一语,把它囊括在‘真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之中。这种笼统地说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不能结婚是不妥当的。因为,并非任何的精神失常都能使公民丧失行为能力,很多精神病都是可以医治痊愈的,当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后,自然是可以结婚的,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处于稳定缓解状态,也可以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这里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包括:①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作期,未完全缓解。②症状虽已缓解,但稳定性差的病人,即间歇期短,易于反复的病人,不可急于婚恋。③严重的癫痫患者。④高度智能缺损者。
4.患有其他类型的传染性、遗传性疾病而未治愈的,也应禁止结婚。
5.瘫痪,这类病人不能结婚的原因已是众所周知的,自己行动都不便,还能尽什么夫妻义务。
结婚的法律要求,包括自愿性、法定婚龄和一夫一妻制原则。结婚必须是双方的完全自愿行为,法定婚龄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申请结婚的双方必须没有配偶,只能为未婚者、丧偶者或离婚者。这些规定体现了婚姻自由原则和我国国情。
感情纠纷能否提起诉讼的问题。在双方财产问题之外,单纯的感情纠纷无法起诉。文章详细列举了夫妻感情不和的认定标准,包括患有法定禁止结婚疾病、婚前缺乏了解匆忙结婚等。夫妻感情破裂如果已经严重到无法继续共同生活等情形是可以提起离婚诉讼的。
婚姻法中关于近亲的界定,包括真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真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之间的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如果存在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将禁止
被精神分裂症骗婚是否可获得赔偿的问题。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规定,这种情况并不属于离婚赔偿的范畴,因此无法要求赔偿。文章还介绍了精神病人的结婚情况,以及司法实践中禁止结婚的六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