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结婚 > 结婚条件 > 患有精神疾病是否可以结婚

患有精神疾病是否可以结婚

时间:2020-07-2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63027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男女结婚必须去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处领取结婚证,而且必须符合婚姻法的规定,满足条件的才能领取,尤其是对于医学上认为不可以结婚的人就不能领取,那么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以结婚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给大家讲解一下。

患有精神疾病是否可以结婚

只有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在发病期间才禁止结婚,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失常患者在病情稳定期间是允许结婚的。

1950年婚姻法曾规定,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禁止结婚,1980年婚姻法取消了这种提法。但很多宣传材料在解释“其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的时候,仍援引‘精神失常未经治愈’一语,把它囊括在‘真他在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之中。这种笼统地说精神失常未经治愈者不能结婚是不妥当的。因为,并非任何的精神失常都能使公民丧失行为能力,很多精神病都是可以医治痊愈的,当无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成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后,自然是可以结婚的,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处于稳定缓解状态,也可以结婚。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结婚:

(1)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

(2)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

这里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包括:①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病发作期,未完全缓解。②症状虽已缓解,但稳定性差的病人,即间歇期短,易于反复的病人,不可急于婚恋。③严重的癫痫患者。④高度智能缺损者。

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有哪些

4.患有其他类型的传染性、遗传性疾病而未治愈的,也应禁止结婚。

5.瘫痪,这类病人不能结婚的原因已是众所周知的,自己行动都不便,还能尽什么夫妻义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婚姻无效的情形

    婚姻无效的情形,包括重婚、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前患有不宜结婚的疾病以及未到法定婚龄等。同时,文章还涉及离婚时的财产分配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的规定。根据《婚姻法》相关规定,这些情况下的婚姻可能被视为无效,且离婚时有一定的法律规定需要遵守。

  • 婚姻法关于近亲的界定

    婚姻法中关于近亲的界定,包括真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真系血亲包括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之间的亲属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包括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如果存在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将禁止

  • 同性婚姻的法律概念

    同性婚姻的法律概念及其在我国的相关立场。同性婚姻指两个相同性别个体间的婚姻关系,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涵盖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必须为男女双方结合,不承认同性婚姻。反对者担忧其破坏传统婚姻价值观,并引发其他法律问题。

  • 离婚手续办理

    离婚手续办理的相关法律流程和规定。首先概述了离婚的基本概念及《婚姻法》的相关依据。接着详细列举了办理离婚手续的法定条件、特殊规定、离婚后的权益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双方自愿离婚、诉讼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 档案难查证的补领婚姻登记证问题
  • 结婚的四个条件
  • 离婚诉讼中是否可以申请精神鉴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