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注意把握解决此类纠纷时所坚持的基本原则.彩礼是否返还,应以当事人是否缔结婚姻关系为主要判断依据.给付彩礼后未缔结婚姻关系或缔结婚姻关系后未共同生活的,原则上收受彩礼一方应当返还.给付彩礼后,如果已经结婚的,原则上彩礼不予返还.
2.哪些特殊情况下才支持当事人的返还请求.
根据<第10条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的.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适用前款第2.3项的规定,应当以双方离婚为条件.
共同生活应当理解为是指双方当事人按照当地风俗举行了婚礼,以夫妻名义公开同居,进行生产和生活,并且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和长期性.虽未举行婚礼但已经共同居住和生产的,也应当认定为共同生活.
3.根据第10条第3款,判决返还彩礼应当以给付人因给付彩礼造成生活困难为前提.生活困难,指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这种困难是一种绝对困难.确定生活困难应考虑以下因素:
(1)给付人为缔结婚姻,全家共同举债,致使家庭背负债务较多.
(2)家庭成员没有固定收入.
(3)家庭成员中患有重大疾病.
(4)其他突发事件致使家庭生活困难.
按照举证责任分配原则,给付人对自己生活困难的事由负有举证责任.
4.返还额度的认定.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一般应当全额返还.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未共同生活的,一般应当全额返还.
(3)根据给付人的困难程度,酌定返还额度.
(4)根据结婚时间长短确定返还额度.结婚时间应以实际共同生活时间为标准.实际共同生活一年内提出离婚的,彩礼可在半数以上酌定返还额度.实际共同生活两年内提出离婚的,可在半数以下酌定返还额度.超过两年的一般不予返还.
(5)根据导致感情破裂的过错责任确定返还额度.由于给付人的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一般不予返还.确系因为给付彩礼造成绝对生活困难的,可酌情在半数以下酌定数额.因接受人的过错导致夫妻感情破裂的,可相应酌定增加返还的数额.
5.返还方式的确定.
(1)接受人接受后,未用于置办结婚物品的,返还彩礼时应当返还现金.
(2)接受人接受彩礼后,确用于置办结婚物品的,女方以现金返还确有困难的,可以考虑分割共同使用的物品.
6.对于未登记和登记后没有共同生活即解除婚姻关系彩礼的返还,同样适用普通的诉讼时效.
诉讼时效的起算,应当分以下情形:第一,双方未缔结婚姻关系的,给付方应及时履行自己的权利,向对方主张.对方拒不返还的,诉讼时效开始起算.第二,如果双方登记结婚后的,自其解除婚姻关系之日起,给付方就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诉讼时效开始起算.
此类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也可以发生中止中断,延长等情况.
同性婚姻的法律概念及其在我国的相关立场。同性婚姻指两个相同性别个体间的婚姻关系,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涵盖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然而,我国婚姻法规定婚姻必须为男女双方结合,不承认同性婚姻。反对者担忧其破坏传统婚姻价值观,并引发其他法律问题。
汪某与候某结婚不到一年因家庭琐事发生争吵并要求离婚并退还彩礼的案件。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双方分居时间不满法定时间不能认定夫妻感情破裂,且未符合返还彩礼的法定情形,因此不支持汪某离婚及返还彩礼的请求。建议双方加强沟通,互谅互让,尝试修复感情。若半年后夫
离婚手续办理的相关法律流程和规定。首先概述了离婚的基本概念及《婚姻法》的相关依据。接着详细列举了办理离婚手续的法定条件、特殊规定、离婚后的权益和义务等方面的内容,包括双方自愿离婚、诉讼离婚、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权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
补领婚姻登记证的问题。当个人档案难以查证时,无法补领婚姻登记证。补领婚姻登记证需要提交相关证件和证明,包括婚姻登记档案保管部门出具的查档证明等。办理机关根据当事人情况分为区县民政局和市民政局。补领结婚证的程序包括初审、受理、审查和发证。如果婚姻档案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