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协议离婚并不能改变子女的监护人,只能确定子女的抚养权归属。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依法为其父母,但在父母死亡或无监护能力的情况下,监护人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但需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同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十六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是其监护人。当父母已经死亡或无监护能力时,监护人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或朋友担任,但需经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如对监护人的担任存在争议,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将在近亲属中指定监护人。若对指定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裁决。如果没有符合以上规定的监护人,则由未成年人父母所在单位、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七条,离婚后,一方抚养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具体费用和期限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此外,子女在必要时可以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过协议或判决原定数额的合理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离婚后,未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有权探望子女,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探望的方式和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如果父母的探望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权利。一旦中止的原因消失,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协议离婚的法律优势和缺点。协议离婚具有时间短、费用低、压力小的优势,但存在法律风险、适用范围有限以及缺乏强制执行力的缺点。协议离婚适用于达成一致意见且无分歧的夫妻,但需注意离婚协议书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且不具备强制执行力。
口头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口头协议在法律上是有效的合同形式之一,但需要有其他证据来佐证其内容。只要口头协议满足一定条件,如内容合法、协议订立手段正当、双方非恶意串通等,就具有法律效力并受法律保护。
离婚协议书中应明确孩子的抚养权问题。文章介绍了离婚调解和诉讼程序,以及协议离婚的条件,包括身份核实、民事行为能力、一致意见、子女抚养教育问题、财产分割和合法性等方面。在协议离婚时,必须就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做出恰当、合理的安排,并达成一致的协议,以保护
夫妻离婚后关于抚养费的问题。对于未支付抚养费的情况,没有明确规定可以提起多少次诉讼,但当事人可以在对方未按规定支付时提起诉讼并申请强制执行。根据离婚协议,另一方可以起诉被告并申请先予执行。法律规定离婚后一方需承担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具体费用和期限由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