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在离婚诉讼期间,男女双方仍然是夫妻关系,因此可以随时探望子女。至于离婚后探望子女的具体时间,可以由双方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享有探望子女的权利,而另一方则有协助的义务。具体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和时间可以由当事人协商决定,如果协商不成,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情况判决。如果父或母的探望对子女的身心健康不利,人民法院可以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但在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
根据新修订的《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探望权的权利主体为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义务主体为随子女共同生活的另一方。这里的父母子女包括婚生子女与父母、非婚生子女与父母、养父母养子女以及同意继续抚养关系的继父母与继子女。
探望的内容包括见面和交往。见面可以是直接见面,即短期共同生活在一起;交往可以是互通书信、互通电话、赠送礼物、交换照片等。
根据探望时间的长短,探望可以分为暂时性探望和逼留性探望。暂时性探望的时间短,方式灵活;逼留性探望的时间相对较长,被探望子女可以由探望人领走并按时送回。这两种方式都有优缺点。暂时性探望方式灵活,便于达成协议,但时间短,不利于探望人与子女之间的深入交流和沟通。逼留性探望时间较长,有利于探望人与子女的深入了解和交流,但直接抚养人需要承担与子女不能共同生活的不利后果,同时子女需要有较充裕的时间,探望人需要有较好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并且不应有不良生活习惯,如酗酒、赌博、吸毒等。
以未成年子女为基准:人民法院在确定具体探望方式、时间和地点时,应根据探望权人的实际情况,本着“以未成年子女为基准”的原则。具体的探望安排因情况而异,主要包括周末探望、假日探望等。例如每周或每隔一周的周末,或是每月一次;寒假或暑假期间的一段时间;重大节日或子女生日等特殊日子。法院在判决或调解协议中应明确规定探望权的安排,增强可操作性,避免执行过程中发生争议。
方便探望人探望为原则:根据方便探望人探望的原则,直接抚养子女一方有协助的义务,可以协商确定合理的探望时间、地点和方式,或按照法院的判决或调解协议安排探望时间。当子女拒绝探望时,应进行说服工作。不得设置障碍或教育子女拒绝探望,否则将侵害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父或母的探望权利,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离婚诉讼中孩子抚养权的改判问题。一审抚养权判决基于孩子年龄和双方条件,在二审中改判可能性较小,除非有有力证据。具体规定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保障子女权益是审理原则。双方需收集证据证明自身抚养能力和对孩子成长的
离婚诉讼费的收取方式。人民法院会根据离婚案件的实际情况决定诉讼费的负担。离婚案件需要交纳的费用为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超过20万元的需按比例额外交纳。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由预交者先行支付,最终由败诉方承担,双方都有责
离婚诉讼中共同债务的认定与处理方法。原则上,夫妻共同举债应认定为共同债务,但如一方提出相反主张,需提供证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表明,如果债权主张夫妻一方所负债务应视为共同债务,除非能证明为夫妻个人债务或符合婚姻法中的特定条款。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夫妻共
夫妻一方出轨时如何离婚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可通过调解或直接向法院提出诉讼。在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如出现重婚、同居、家庭暴力等情形之一且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此外,一方被宣告失踪时,另一方有权提出离婚诉讼。